Bremerhaven Port_DEBHN_不来梅哈芬港
不来梅港(Bremerhaven Port),港口代码:DEBHN,德语“Bremische Häfen”,它由不来梅和不来梅哈芬的商业港口组成。它们由bremenports GmbH & Co. KG管理,这是一家拥有公共财产的私人公司。不来梅港直接位于深水区,为集装箱装卸提供了最佳条件。Seestadt是欧洲领先的汽车中心之一。不来梅港通过集装箱船、汽车运输船和用于水果装卸的冷藏船,产生了整个港口集团80%以上的货运量。该港口专业从事常规普货、重货、散货的转运及装卸。其中包括项目货物、木材和木制品、钢铁及其产品,还包括矿石、煤炭和谷物等大量散装货物。
集装箱码头
不来梅港集装箱码头的成功故事始于1968年2月,当时700米长的码头举行了奠基仪式。经过四次扩建措施(最近的是4号集装箱码头),这座令人印象深刻的港口设施的总长度已增至近五公里。世界上最长的连续河岸码头为大型集装箱船提供14个泊位。作为欧洲第四大集装箱港口,不来梅港是进出口多式联运最重要的转运点之一。
●. 码头长度:4,930m=14个大型集装箱船泊位
●. 面积:约300万平方米
●. 覆盖存储面积:30,000平方米
●. 冷却面积:8,000平方米
●. 集装箱装卸能力:每年可达800万标准箱
●. 水深:12.8m(不受潮汐影响)/14.5m取决于潮汐
汽车终端
不来梅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中心之一。高峰时期这里处理的车辆超过200万辆。整个区域范围相当大:100,000 辆汽车(其中 50,000 辆处于隐蔽状态)正在汽车码头的交通和停车区等待 BLG AutoTerminal Bremerhaven GmbH & Co. KG 的员工装上船。但车辆不仅仅在码头装卸。如果需要,车辆还可以进行加工、修理、改装、配备单独的附加设备或在特殊的技术中心和喷漆车间进行完成。该码头的特点是高品质、一致的物流、良好的运输连接和全面的服务。
✔. 帝国港口 II 和 III
●. 水深:10.5 - 11.0 m
●. 总面积:963,000 m²
●. 其中覆盖面积:360,000 m²
●. 15 个汽车运输泊位
✔. 北港
●. 码头长度:900 m
●. 水深(中低水位):11.0 m
●. 开放面积:470,000 m²
●. 有盖仓储面积:20,000 m²
✔. 东港
●. 水深:10.5 m
●. 码头长度:3,020 m
重要码头
✔. 拉布拉多港重载码头/Schwerlastterminal Labradorhafen:
在公共重载平台上,成品大型部件可以使用液压移位系统或重型车辆装载到浮桥或相应的船舶上。
✔. 不来梅港滚装码头/RoRo-Terminal Bremerhaven:
RoRo 是 Roll on, Roll off 的意思。该码头是欧洲领先的码头之一,该地区的吞吐量约为120万吨。码头附近 340,000平方米的高重型区域拥有最现代化的装卸设备。
✔. ABC 半岛码头/Terminal ABC-Halbinsel:
这是由 BLG LOGISTICS 在 Kaiserhafen II 和 III 之间运营的码头。除了船舶泊位外,还有用于储存和运输重型货物的重型区域。
✔. 集装箱码头-南部地区/Containerterminal – Südlicher Bereich:
提供1000吨以上重型货物的装卸服务。为此可以使用经过特殊改造的集装箱桥和大型移动式起重机。
渔港
不来梅港是德国最重要的鱼类和食品加工地点之一。渔业的整个价值链都位于渔港——加工鲜鱼和海鲜的大中型公司、包装和储存公司以及专门从事冷藏运输的运输公司。此外,城市南部地区为新兴海上风电产业提供了最佳条件。
●. 码头长度:7,000m
●. 水深:最大8.1m
●. 商业面积:约300公顷
●. 冷冻能力:162,000立方(商业)、336,000立方(运营)
水果码头
不来梅港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封闭式集装箱装卸设施之一,也是德国最重要的温控货物转运点。直接位于集装箱码头的高效物流服务开辟了通往欧洲畅销市场的所有航线。BLG冷库是该地区最大的商业冷库,可存储约33000个冷藏和冷冻货物托盘。位于凯撒港(连接港)和哥伦布斯卡耶的两个特殊水果码头每年装卸超过25万吨温控货物。来自海外的温控货物运往德国等欧洲国家。
●. 码头长度:600 m
●. 总面积:68,000 m² + 26,000 m²
●. BLG冷库
●. 存储容量:33,000 欧元托盘
邮轮码头
不来梅港哥伦布游轮中心(CCCB)是欧洲最现代化的客运码头之一,为不来梅港日益增长的旅游吸引力做出了重大贡献。自2003年翻修以来,CCCB拥有宽敞、最重要的是现代化的值机和候机区以及可容纳约4000名乘客的大型接待大厅、现代化的行李运输和装载设备以及不受天气影响的旅客登机桥梁。约1000米长的码头最多可容纳四艘游轮。
●. 码头长度:游轮码头正前方500m(作为1,100m长的哥伦布码头的一部分)
●. 水深:9.3m
●. 2017年乘客人数:165,000人
✔. 设施:
●. 航站楼直接停车位约400个,半径1,000m内约500个停车位
●. 专列和包车的直达铁路连接
●. 现代接待厅
●. 行李运输和装载设备
●. 3座伸缩式客运桥
●. 2台龙门起重机(最大8吨)
港口历史:
不莱梅的第一个港口是巴尔格港,它是威悉河的一条狭窄支流。13世纪中叶,在不来梅市主河的河畔,修建了一个码头,称为施拉赫特(Schlachte)。大约三个世纪以来,这两个港口并行使用,直到巴尔格港停止使用。
✔. 外港
与许多其他欧洲地区一样,中世纪农业的扩展加剧了威悉河流域的土壤侵蚀。大约从1400年开始,威悉河下游的河床就被沙子严重堵塞。满载的海船无法再逆流而上到达不莱梅市。船只在开阔的威悉河下游的河船上卸货。1622/23年,不来梅第一个外港在不来梅下游20公里的Vegesack建立。很快它也缺乏深度。寻找更耐用的外港地点很困难,因为邻近的领土国家更愿意光顾自己的港口。最终在1827年,不莱梅州成功购买了位于吉斯特河入威悉河口的瑞典卡尔斯堡基金会遗址的土地。1830年,不来梅港第一个港口开放。
✔. 移民
1832年,不来梅通过了一项关于海外交通中移民乘客的人力标准的法律。几十年来,不莱梅港口成为中欧最重要的移民港口。
✔. 威悉校正和现代盆地
1847年不来梅与皇家汉诺威国家铁路相连后,不来梅州修建了自己的短途铁路线,从(汉诺威)车站到老城边缘附近的威悉河畔。新码头上的货运站名为Weserbahnhof,是当时陆路运输和海上贸易之间最现代化的枢纽之一。
在19世纪最后25年,人们找到了一种利用自然力量的方法,将威悉河下游用作现代海船的高效航道。不来梅建筑总监路德维希·弗兰齐斯(LudwigFranzius)记录了威悉河下游的水文数年。1881年,他发表了一个令人信服的项目。1887年至1895年,工程均在他的管理下完成。与此同时,在不莱梅市建造了一些现代化的盆地。1888年,不莱梅州加入德国关税同盟后,欧洲港口成为一个自由港,后来又被其他新盆地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