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兰叶下珠_Phyllanthus myrtifolius
锡兰叶下珠(Phyllanthus myrtifolius),又名鼠尾草或桃金娘叶花,为叶下珠属下的一个种,是斯里兰卡岛特有的叶下珠科叶下珠属灌木。叶下珠在印度阿育吠陀医学中已有2000多年的使用历史,具有多种传统用途,包括内服治疗黄疸、淋病、月经频发和糖尿病,外用治疗皮肤溃疡、疮疡、肿胀和瘙痒。该植物的嫩芽以浸剂形式给药,用于治疗慢性痢疾。
描述:
树叶
在压抑的小枝上2-3个生有多个,披针状线形。
树干
茎多数,不规则;小枝类似羽状叶;B-垂直裂开;幼部分有细毛。
花朵
花序-数个花序聚集成疏松的簇。
水果
紫红色至绿色,小,扁平,略有3裂,蒴果。
生态
沿着森林的水道;花园。
用途
树篱;观赏植物。
更多信息:
锡兰叶下珠是一种小灌木,高约50厘米,长有细小的倒披针形叶子和细小的下垂红色花朵,这可能是锡兰叶下珠名称的来源。枝条圆柱形,小枝呈翼状,枝角粗糙。叶互生,倒披针形,长1.2-1.6厘米,宽3.5-4.5毫米,革质,光滑,先端不尖。花生于叶腋的几束花中。花通常比叶子长,由细长的红色丝状花梗垂下,末端是圆形碗状花。果实为蒴果,长2毫米,宽3毫米。锡兰叶下珠原产于印度西南部和斯里兰卡。它被当作观赏植物种植,尤其是在印度东北部作为盆景种植。开花期:5月至8月。
锡兰叶下珠属灌木,高约0.5(-3)米;枝圆柱形,上部被微柔毛;小枝翅棱形,棱粗糙或被硬毛。托叶小,卵形,长0.5-0.7毫米;叶柄长0.7-1.7毫米;叶片倒披针形,(10-)12-16(-25)×(2-)3.5-4.5(-8)毫米,革质,无毛,基部浅心形,顶端急尖或钝;侧脉多数,近水平伸展。植株雌雄同株。花序腋生数花束状;花梗丝状,不等长,长3-5毫米。
雄花直径约3毫米;萼片5,长圆形;花盘腺体5,圆形;雄蕊3;花丝中部至基部合生。雌花:花梗6-8毫米;萼片6,0.8-1×0.3-0.5毫米;花盘杯状,全缘;子房球形,3室;花柱3,短,先端两裂,下弯。蒴果扁圆形,约2×3毫米,无毛,壳壳状。种子3棱形,1.7-2毫米,棕色,有网纹。开花5-8月,结实8-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