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友连木材网】!
loading
立即发布信息

    日本东北地方

    时间:2024-02-21 05:23:17  编辑:isky  来源:【友连跨境】  浏览:243次   【】【】【网站投稿

    东北地区(东北地方),是日本位于本州东北部的一个地区。亦称“瓯域”,最大的城市是仙台。虽然现行法律对其范围没有明确界定,但一般指青森县、岩手县、宫城县、秋田县、山形县和福岛县六个县。这六个县约占本州面积的30%。东北地区位于日本东部,但从气象和历史地理角度来看,它与北海道一起被认为是日本北部的一部分。


    /attachment/editor/20240221/1708462969ztqx5.jpg


    地理


     ●. 人口约为862万人(2020)

     ●. 面积66,889平方公里

     ●. 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公里184人(人口普查,2020年)

     ●. 东北六县的县内生产总值合计为433,007亿日元(2023年度)


    地形


    根据板块理论,东北地方与北海道一起存在于北美板块上,而太平洋板块则在日本海沟处从东边俯冲。因此,地震较多,主要是俯冲带型地震,有时也会发生9级以上的大地震,如东北太平洋沿岸地震(东日本大地震)。那须火山带位于东北地区的中心,与日本海沟平行,呈南北走向。


    这条火山带之上是下北半岛的恐山山脉和奥羽山脉,从北向南延伸,从北到恐山、八甲田山、八幡平、岩手山、栗驹山、藏王山脉、东山脉、足立山、还有那须山等许多火山。在那须火山带(奥羽山)之上,可以看到十和田湖、田泽湖、鬼神破火山口、藏王御釜等破火山口地貌,还有许多火山恩赐的温泉。此外,猪苗代湖是一个断层湖。


    在日本海一侧,欧亚板块和北美板块的边界呈南北走向,因此鸟海火山带与那须火山带平行地呈南北走向。火山带之上有白神山地、出羽山地(太平山地、朝日山地、饭丰山地)、越后连山,可以看到岩木山、鸟海山等山脊线美丽的火山。月山与海相接的地方,温泉沿着海岸涌出,可以一边泡澡一边眺望大海。


    /attachment/editor/20240221/1708463038ztqx5.jpg


    太平洋一侧有北上山脉和阿武隈高原。这些是平缓的低山,已经被隆起的地貌侵蚀,现在已经是老化的地貌了。剩下的山丘之一是早山,海拔1,917米,但与日本海一侧的奥羽山相比,基本上是平缓山区,降雪量较少,因此滑雪场较少,而且由于不是火山带,温泉也较少。然而,有许多石灰岩地层,例如石灰岩洞穴,是该地区过去位于海底和上升的证据。


    三陆海岸是北上山脉伸入大海的里亚式海岸,海浪冲刷石灰岩形成复杂的海岸线,洁白的沙滩与亲潮钴蓝色的大海形成鲜明对比。阿武隈高原和太平洋之间是一片断层海岸,这里是从里亚海岸之间填海而来的小规模冲积平原连绵不断,与稍高的山脉交替出现。


    北上川、阿武隈川、大物川、最上川等河流在这三座南北走向的山脉之间流淌,形成了许多盆地和平原。


    气候


    气候受小地形的影响,但大致分为四组:日本海沿岸、那须火山带山麓和西侧(盆地)、除山麓以外的东侧(盆地)。那须火山带,以及太平洋沿岸,每个火山群都不同。有倾向每个群体的南北之间也存在细微的差异。除宫城县和福岛县太平洋沿岸外,整个地区都出现大雪,部分地区降雪特别大。


    /attachment/editor/20240221/1708463091p3m5d.jpg

    日本东北地方主要城市冬季(正常值),来源:日本气象厅统计数据


    日本海沿岸、那须火山带山麓、日本海群西侧(盆地)有日本海一侧的气候,夏季时,由于焚风现象,晴天较多,气温极高(山形市气温为40.8度)。不过,尽管白天气温较高,但夜间气温却下降,很舒适。冬季,日照时间少,许多地区会出现大雪,尤其是欧山以西盆地。


    东侧(盆地)除太平洋侧那须火山带山麓外,既有太平洋侧气候,又有内陆气候。夏季,既有因焚风现象而导致高温的日子,也有像太平洋沿岸地区那样多云、气温较低的日子。即使在冬季,如果冷气团和北风/西风等各种因素较强,也可能像日本海沿岸一样下雪,但也像太平洋沿岸一样晴天较多。


    /attachment/editor/20240221/1708463168nskab.jpg

    日本各大城市夏季(8月正常值),来源:日本气象厅统计数据


    太平洋沿岸既有太平洋气候,又有海洋性气候。夏季,北部和中部地区通常多云,气温不升高,但每隔几年,由于山泽的涌入,就会出现气温较低、天气恶劣的寒冷夏季。南部地区(福岛县滨通市)夏季易受太平洋反气旋影响,晴天较多,气温较高。中南部地区冬季降雪少,空气晴朗干燥。


    历史


    旧石器时代受冰河时期的影响,比今天寒冷。因此,人们对海岸线上的生命知之甚少,因为当时的海岸线比现在离岸更远,现在处于水下。绳文时代(约公元前14,000年–公元前3-5世纪),气候变暖,据说绳文时代中期的东北地方也比现在温暖。当时,以采集、狩猎、捕鱼为中心的生活比西日本更适合东日本的生活,东北地区与关东地区和中部高原一起被称为人口密度高的地区。


    绳文时代遗址分布显示,与人口密度最低的近畿、中国、四国地区相比,人口密度最高的关东地区估计有30倍以上,东北地方估计有5倍以上。其结果是,这里出现了三内丸山遗址等延续了1440年的巨大聚落遗址,并开始了栗子种植等原始绳文农业,使其成为与关东地区和中部高原一起的绳文文化的中心。


    由于绳文时代后期的降温,绳文文化衰落,绳文时代末期,水稻种植从大陆传入,弥生文化主要在九州北部和畿内等日本西部发展。弥生文化传入东北的时间比较早,一般认为在弥生时代初期就已经引入了水稻种植,但直到弥生中期后半期左右,水稻耕作才得以完全种植,一般来说,认为是公元前左右,不能说被接受,有观点认为是北方绳纹文化的延续。此外,在南方也可以看到水稻种植的放弃和后绳文文化的南移。


    /attachment/editor/20240221/1708463608eg7zs.jpg

    三内丸山遗址(青森县青森市)


    飞鸟时期:7世纪中后期,当人们开始向往以皇帝为中心的强大官僚机构时,国家体制从地方统治家族独立统治的建国体制向中央集权体制转变。发生了显着变化。在这种趋势下,7世纪中叶,从现在的福岛县太平洋一侧到宫城县中部的地区,以及山形县的南部(置玉地区)和中部(最上地区),畿内政府将日立国陆奥(后来的陆奥国)作为一个独立的省设立。该地区是古坟时代(7世纪宫城县被征服)时期修建的许多锁眼形古坟的地区。


    平安时代(794年–1185年),汉武天皇三次平定虾夷,坂上田村麻吕成为虾夷大将军,与虾夷军的阿照伊作战取得胜利,并在大六郡建造石泽城。战败的虾夷军宣誓服从朝廷,成为战俘,有的被强行集体迁移到日本各地。朝廷控制权确立后,来自关东、北陆地区的大批定居者(笠户)涌入,东北地方的内陆化不断推进。


    江户时代末期,由于全球气候变化,饥荒频发,天命大饥荒导致十万多人因饥饿和疾病而死亡,不少居民无家可归,大批人涌入江户。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也有米泽藩主上杉阳山等通过重建藩国财政来抗击饥荒的例子,但由于天气预报的困难,整体情况并没有好转。天保大饥荒也导致东北地方多人死亡。


    二战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土地改革使传统的封建地主与佃农关系成为历史。工业化开始推进,通过选育培育出了抗寒作物,他们的生活水平显着提高。但另一方面,他们却被再投资正在进行的太平洋带地区的显着发展抛在了后面。经济实力依然薄弱的问题也更加突出。即使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这一点也没有改变,并出现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东京地区迁移和集体就业导致的人力资源外流、人口严重减少、人口极度集中等新问题。在东北地方的仙台,开始得到认可。


    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发生,主要在岩手县、宫城县、福岛县等地造成严重破坏。


    人口


    从整个东北地方的人口趋势来看,战后是一个以自然增长(第一次婴儿潮)为中心的人口增长时期,1960年东北地方总人口达到约970万。在20世纪6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人们开始成群结队地工作,或者以“金蛋”的名义迁移到京滨地区工作,导致了类似于种族迁移这一趋势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初,尽管由于第二次婴儿潮而出现了显着的自然增长,但人口在1970年下降至924万。此后,因尼克松冲击和石油冲击而进入低增长时代的东京的流出量减少,东北地方再次进入人口增长时代。


    /attachment/editor/20240221/17084637171t2os.jpg


    婴儿潮结束后,区域核心城市的人口因超过900万人口的市场化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移而增加,而人口因日本整体的长寿而持续稳定增长(死亡率下降)。继续。在泡沫经济时期,东京地区的人口一度过剩。20世纪末达到约985万人。进入21世纪,由于整个东北地方的经济不景气、信息技术的发达、金融集中在东京,导致社会衰退,人口再次开始减少。未来,由于寿命的限制、婴儿潮一代老龄化导致的死亡率增加以及出生率下降的影响,人口预计将继续下降。


    /attachment/editor/20240221/1708464035odljw.jpg


    港口


    江户时代,日本海一侧的港口城镇因北前船而繁荣,太平洋一侧的港口城镇因东航而繁荣。这里还拥有大大小小的渔港,在盛行深海捕鱼的时代非常繁忙。目前,由于当地鱼类(沿海和近海渔业)成为特产并变得更加昂贵,许多渔港正在蓬勃发展。仙台、小名滨、石卷、八户、秋田是重要的工贸港口,青森、八户、仙台是重要的客运港口。现有:青森港、陆奥小河原港、八户港、久慈港、宫古港、釜石港、大船渡港、能代港、船川港、秋田港、石卷港、仙台盐灶港、坂田港、相马港、小名滨港。


    铁路


    东北新干线是前往东京的主要交通工具。1887年,东北本线黑矶~郡山~仙台段开通,1890年仙台~一关~盛冈段开通,1891年盛冈~青森段开通,形成了东北本线的“干线”。1982年,东北新干线在大宫和盛冈之间开通,1997年开通了连接盛冈和秋田的直达新干线的秋田新干线,1992年开通了连接福岛和山形的直达新干线的山形新干线,山形新干线开通(山形新干线于1999年延伸至新庄),县政府与东京都由单条新干线连接起来。


    另一方面,也有不使用“干线”东北新干线的最短路线,例如上越新干线和坂田/鹤冈至东京的特急稻穗(也有经过新庄的其他路线)以及特急日立磐城到东京。这些地区都受到后来开发的东西连接线这一“支线”的影响。自2002年12月1日盛冈至八户之间的东北新干线开通以来,新干线列车已覆盖东北地区的所有县。


    道路


    在东北地区,医生相对于人口的数量低于国家标准,并且有大片地区没有医生,因此高速公路和国道系统与医疗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高速公路和国道是通往城市地区提供先进医疗服务的医院和紧急救援中心的交通路线,还提供救护车的紧急出口路线。它还被用作将居住在城市地区的专职医生送到农村地区担任兼职医生的供给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