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友连木材网】!
loading
立即发布信息
    【友连木材网】 > 热点资讯 > 国家百科 > 日本 >  日本北海道_Hokkaido

    日本北海道_Hokkaido

    时间:2024-02-21 04:48:41  编辑:isky  来源:【友连跨境】  浏览:259次   【】【】【网站投稿

    北海道(Hokkaido),位于日本最北端,是日本47个都道府县中唯一的“道”。它是继本州之后的日本第二大岛屿,约占日本陆地面积的20%,也是仅次于爱尔兰的世界第21大岛屿,大约是中国台湾岛面积的两倍。北海道四面环太平洋、日本海和鄂霍次克海。直到江户时代(1603年-1868年),该岛屿一般被称为“虾夷岛”,包括千岛和库页岛,而单独主岛则称为虾夷岛、北州、十三岛等。1869年,北海道被正式命名为北海道(Reisei)。


    /attachment/editor/20240221/1708461127sj5u7.jpg

    北海道的主要地貌


    概述


    在阿伊努人的阿伊努语中,他们称这个岛为他们的居住地之一,它被称为“ainu mosir”(意思是“人类居住的土地”)或“yaun mosir”(意思是“土地”),(请注意,Ainumoshio是与Kamuimoshio(神之之地)相对的词,与今天北海道的地理概念不是同一个词)。在古代,日本人称为渡岛(Watari-no-shima),直到现代,阿伊努人被称为虾夷(Ezo),而这片土地被称为虾夷地(Ezochi)、北州(Hokushu)、树州岛(Jushu-jima)等。


    江户时代(1603年-1868年)末期,随着俄罗斯的扩张,有人认为该地区不应保留为“虾夷地”,意思是“不同民族居住的地方”,但更名从未实施。明治政府考虑成立发展委员会来更改名称。1869年(明治2年),继续探索虾夷地区并与阿伊努人交往的松浦武四郎向政府提交了请愿书,提出了“日上堂”、“北界堂”的名称。”、“Kaihoku-do”和“Umishima-do”。提出了六项提案:“东北高速公路”和“千岛高速公路”。明治政府(1868年-1912年)决定将“甲斐”改为“海”,并命名为“北海道”。


    /attachment/editor/20240221/1708461184obc80.jpg

    阿伊努人照片


    地形/地质


    北海道南部与本州隔津轻海峡相隔,但通过青函隧道与青森县有铁路相连。[注9]隧道以上津轻海峡中部为公海。、这是日本的专属经济区。北面与库页岛隔大豆海峡相望,东面是千岛群岛,与俄罗斯间接隔开。被三大洋包围:西面是日本海,东南面是太平洋,东北面是鄂霍次克海。对马暖流及其分支、津轻暖流和大豆暖流以及亲潮洋流、东库页岛洋流在周边地区流动。有。


    北海道大致分为菱形部分,也就是躯干部分,和西南部的半岛(包括大岛半岛)。被称为虾夷山脉的山脉从北向南纵贯全身,构成了北海道的脊梁。虾夷山脉南起日高山脉,东至石狩山脉、北见山脉,西至夕张山脉、天盐山脉,形成一系列盆地。从豚别平原穿过这一系列盆地进入穆川河谷的低洼地区被称为北海道中央凹区。


    在北海道东部,知床半岛、根室半岛和阿寒半岛的山脉是千岛弧的延伸部分,从东北到西南形成了一条山脉,但总体上是从东向西延伸的。北侧从北见山地一直延伸到海岸附近为缓坡,平原较少,而南侧则形成了十胜平原、泉泉高原等大片平原。本体与半岛之间的区域是石狩低地,从石狩湾经石狩平原、由府平原一直延伸到太平洋。该地区包括札幌市、千岁市、苫小牧市等城市,人口约200万,是北海道人口最集中的地区。


    /attachment/editor/20240221/1708461263yyyh2.jpg

    北海道十胜平原大型农场的五棱郭


    气候


    除北海道南部部分沿海地区为西海岸海洋性气候和温暖湿润气候外,属亚寒带气候。日本海一侧和内陆地区,冬季降雪为实雪。日本海一侧特别容易出现大雪,部分市町村处于特别大雪地区。北海道北部和东部的内陆地区非常寒冷。太平洋沿岸地区受亲潮影响,夏季凉爽,冬季雪量相对较少。


    人口


    北海道人口为5,224,614人(2020年10月1日),在日本都道府县中排名第8。但由于面积广大,人口密度最低,这也是该地区的一个特点。人口从1869年(明治2年)的6万开始,为全国最低,随后持续快速增长,1886年达到30万,1901年超过100万,到1959年首次超过500万人。尽管1997年达到创纪录的570万人,但由于出生人数下降、老年人口增加导致死亡人数增加,2000年上升至568万人,2005年上升至563万人。以及迁出人口的增加。减少到此后,下降趋势一直持续。


    历史


    据说,数万年前的冰河时期,人类为了追逐猛犸象、大角鹿等大型哺乳动物,穿过作为陆桥的宗谷海峡,从西伯利亚来到了北海道。大约12,000至13,000年前(-8000至-9000年),冰川消退、天气变暖后,它们似乎从本州迁徙过来。在群马县岩宿遗址发现旧石器时代的工具后,北海道各地开始进行旧石器时代的发掘。这些遗址估计距今约20,000至13,000年前,即旧石器时代晚期。目前,最古老的遗址被认为是千岁市的宿梅山角山遗址。通过放射性碳测年,从该地点收集的碳化木材可追溯到距今21,450±750年。


    《日本书纪》记载,齐明天皇(594年~661年,第35代)命令安倍比罗夫派遣一万名军队前往大岛征服虾夷。据说比罗夫打败了虾夷人,并与投降的虾夷人一起打败了嚣张的异族,带回了战俘。自中世纪以来,北海道的居民被称为“虾夷”,北海道的土地也被称为“虾夷岛”、“虾夷地”等多种名称。古代虾夷人以农业为生,但逐渐以狩猎和捕鱼为主,并开始通过与日本人的贸易获取铁器和其他物品。


    /attachment/editor/20240221/1708462103pammv.jpg

    松前贵宏是江户时代末期的大名。


    江户时代后期,俄罗斯在从西伯利亚扩张领土的同时,开始寻求与日本的贸易,并在北海道附近与试图维持孤立的日本接触。1946年9月27日,随着都道府县制的修改,指定城镇和村庄的规定被废除。然而,对于阿伊努人来说,日本人的“发展”涉及到掠夺土地和强迫搬迁,有人认为这是“日本的侵略”(本多胜一等)。


    1950年,为了开发北海道,作为总理大臣官邸的外部机构设立了北海道开发厅。北海道内,各地区设立了北海道开发局和开发建设部门,负责开发工作。北海道作为二战归国士兵和前殖民地的目的地而受到关注,人口迅速增加。


    战后重建初期和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北海道煤炭受到高度重视,许多煤矿工人居住在北海道,但到了20世纪60年代,能源开始转向石油,到了80年代,大多数煤矿都消失了,矿井被关闭了。随之而来的是,不再需要的铁路被陆续废除,促进了公民生活的汽车化。完善道路网络,建设北海道高速公路等高速公路。


    经济/工业


    2017年北海道国内生产总值为194301亿日元,北海道居民人均收入为268.2万日元。经济规模相当于世界第40大国家。北海道国内生产总值的产业构成比例为,第一产业为4.1%,第二产业为16.9%,第三产业为79.0%(截至2014年)。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例较高,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比例较小,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北海道为8.6%,而全国为18.5%)。比较全国制造业的行业构成,食品、制浆造纸等权重较高,纺织、有色金属、精密机械等权重较低。


    /attachment/editor/20240221/1708461343461uo.jpg


     ●. 农业


    北海道的农业十分繁荣,被誉为粮食基地。,农业产值达10,579亿日元,约占全国总产值的12%(2003年)。由于土壤原本不适合种植水稻,小麦、马铃薯等大田作物的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甜菜、马铃薯、小麦等品种较多,为最多。日本生产。奶牛约占北海道农业总产值的37%。,原奶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54%。此外,纯种马等轻型马的生产也很活跃,主要是通过日高推广局。


    农户人均耕地面积16.9公顷(2002年),是其他地州的13倍。一方面是因为土地面积大,另一方面是因为农业发展适应了北海道各地区的气候条件,自开垦以来就规模化发展,而且农村地区的副业机会很少。不少全职农民正在放弃务农,据说造成这种情况的另一个原因是周边农民通过吸收合并自家的独立农田来扩大规模。


     ●. 矿业


    从明治时代到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直到1960年代),煤炭工业主要在石狩煤田(三笠市、歌志内市、夕张市等)和钏路煤田(钏路市、白沼町、钏路町、厚岸町等)但是,矿山陆续被关闭。目前,日本唯一的地下煤炭开采业务正在钏路煤田(钏路煤矿)进行,石狩煤田等地受煤炭价格飙升影响,已重新启动露天煤炭开采业务。


    昭和时代,红乃舞矿山(纹别市)的黄金产量增加。鼎盛时期被誉为“东方最好的金矿”,但因资源枯竭于1973年关闭。此外,东洋叶矿山(札幌市南区)曾经是日本最大的银、铜、铅和锌生产地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地铟稀有金属。糸贺矿山(原Rubeshibe町,现为北见市)曾出产优质汞,并在二战期间达到顶峰,但于1974年关闭。截至2011年(平成23),含汞废物正在被回收。


     ●. 林业


    自明治时期以来,林业一直是日本的重点产业之一。北海道布莱基斯顿线以北的森林,气候凉爽,特别是北海道东北部,是喜凉爽气候的松科植物的家园,如库页岛冷杉(冷杉属,松科)、云杉等。北海道林业的特点之一是不仅生产针叶树,还生产阔叶树。作为栎树、日本枫树、日本榆树、日本榆树、日本桦树、柏树等有用阔叶树的产地而闻名。旭川市作为硬木家具的产地而闻名,木材被运往全国各地。2019年秋天,大城宫的鸟居采用了来自北海道的八千达摩,该神社是为令和大城祭而建造的。


     ●. 渔业


    直到明治时期,日本海沿岸的鲱鱼捕捞业才盛行起来。此后,堪察加半岛和白令海沿岸的北海渔业急剧扩张,太平洋沿岸渔业也随之发展。与此同时,水产加工业得到发展,成为北海道的工业基础。鲑鱼和扇贝分别占北海道产值的23%和19%。三文鱼占全国产量(个体)的70%,阿拉斯加狭鳕和海带占80%以上,阿特卡鲭鱼占97%。


    随着1977年专属经济区(200海里)的设立,北海道的远洋渔业遭受重大打击。然而,渔业仍然是北海道的主要产业之一,北海道上岸的鱼类数量约占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一。它还为旅游业做出了贡献,一些游客寻找扇贝、螃蟹和海胆等海鲜。根室市目前的捕获量为北海道第一。直到1990年,钏路市的捕捞量连续13年位居日本第一,但此后急剧下降。


    /attachment/editor/20240221/1708461414vtpxq.jpg

    钏路港


     ●. 制造业


    制造业食品生产比重较高,约占制成品出货量的30%。此外,还有许多石油和煤炭产品、钢铁产品以及纸浆和纸制品。在北海道内的6个地区中,北海道中部地区的出货量占60%,营业机构和员工数量占50%。按市町村划分,北海道中部的室兰市和苫小牧市合计占35%,其次是札幌市,排名第三(7.9%)。钏路市(4.1%)排名第四,仅占札幌市的一半多一点。


    北海道的工业始于明治时期,1876年在札幌建立了凯拓紫啤酒厂,1896年(明治29年)在函馆建立了函馆船坞造船厂,1901年(明治34年)在钏路建立了前田造纸厂,1909年在室兰建立了工业。(明治34)。它始于1902年钢铁厂的开业。


    目前,北海道的食品加工业分散在包括札幌在内的整个城市。钏路市和苫小牧市的纸和纸浆生产发达。钢铁制造位于室兰市,石化联合企业位于苫小牧市和室兰市。位于钏路市的饲料和肥料联合企业。千岁市被称为沿海工业城市。苫小牧市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也很发达。


     ●. 旅游相关产业


    随着1972年札幌奥运会的举办,北海道开发厅牵头开发新千岁机场和铁路,旅游业蓬勃发展。夏天可以享受避暑、户外休闲、开车、摩托车旅游,冬天则可以享受滑雪,以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单板滑雪。北海道是日本的农业基地,也有当地的美食,谢谢由于温泉数量众多,前往北海道的游客逐年增加,吸引了众多游客。此外,零售业和运输业也得到发展,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文化


    北海道有着独特的文化。就连神坛、入口、车上的新年装饰也不是注连绳之类的简单物品,而是仿照宝船(七福神)而设计的。还有销售北海道限定产品的公司。


     ●. 饮食文化


    日本各地的人们迁移到北海道开发北海道,而北海道通过各地区当地文化的融合创造了独特的饮食文化,甚至还有自己独特的名字。另外,北海道生产的食品有时被统称为“北海道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