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_Japan
日本国,通称日本,英语:Japan,是一个位于东亚的国家,首都为东京,它由日本列岛、琉球群岛和伊豆—小笠原群岛等14125座岛屿所组成,面积约37.8万平方公里。从地理上看,它位于欧亚大陆以东,是太平洋火环的一部分。由于它是一个岛国,领土四面环海,没有陆地边界。日本领土四面环海,使得其他国家入侵日本极为困难。
日本列岛有14125个岛屿,包括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冲绳(均为大陆)。气候范围从北部的亚北极到南部的热带。由于其气象条件和地质结构的原因,容易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其中台风、地震等灾害造成的损失是世界上损失最大的地区之一。
国名来源
日语中“日本”一词有多种读法,一般读作Nihon,或Nippon,意思为“朝阳升起的地方”,泛指东方。在《万叶集》及《源氏物语》中都有出现。由于日本国土地处中国东面的海洋上,故此中文使用上又称其为“东瀛”或“东洋”,中国古籍亦以“扶桑”或“倭国”称呼。当时日本以大和(やまと)自称。《旧唐书·东夷传》《新唐书·日本传》记载:咸亨元年(670年),日本遣使入唐,使者自言“因近日出,以为名”。一般学界普遍认为是从西元689年天武天皇的实验性律法《飞鸟净御原令》将国名正式从倭国改成日本,君主称号从大王改成天皇才诞生。而国名被国际正式承认要等到西元703年(大宝3年)。
概况
日本于公元前660年2月11日建国。,其皇室“万世一系”未曾更迭,正式有文字记录则是在1世纪中期,由弥生时代(公元前3-5世纪–公元3世纪中叶)邪马台国的卑弥呼女王为始。4世纪,关西地方出现了日本首个统一政权,在飞鸟时代(592–710)和奈良时代(710–794)中积极主动的模仿中国的隋朝及唐朝,并于大化革新中确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体制。8世纪开始日本进入平安时代(?–1185),脱离中国影响产生国风文化,创造了独特的服装、建筑、文字文化,确立以京都贵族(公家)为中心的生活模式。
平安时代后期的12世纪末,武士(武家)的力量超过了贵族;此后的600年间,日本由幕府等数个武家政权实际统治,武士阶级主导国政,天皇沦为名义上的君主。武家政权的统治时期分为镰仓、室町、江户等3大时代,期间包含政治纷乱的南北朝、战国与安土桃山时代。17世纪起,时处江户时代(1603–1868)的日本实行锁国政策长达200年,直到1854年被美国舰队武力胁迫开港才结束。
横跨静冈县与山梨县界的富士山,为日本第一高峰
进入近代的日本发生巨大转折,在西方列强步步紧逼的时局下,首先由部分武士(大名)实行武装倒幕,完成“大政奉还”,帮助天皇从幕府手中收回政治实权,接着在19世纪中期的明治维新进行大规模政治与经济改革,引入欧洲的科学与技艺,实现工业化及现代化,施行天皇专权的君主立宪制,并且开始大规模开垦北海道;自19世纪末,日本国力大幅增强开始进行对外扩张,首先并吞琉球,之后将中国台湾、朝鲜、库页岛等地纳为殖民地。进入20世纪时,日本被认为是东方世界唯一能和西方列强争霸的大国。
日本后来在政治上被军部控制,走向法西斯化,成为二战轴心国,并在1931年开始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于1941年扩大战场至西太平洋,成为二战的一部分,最终于1945年投降。败战后,日本在盟军主导下转型为以国会为中心的君主立宪制政体,天皇成为虚位君主。,同时依据战后宪法第九条放弃交战权,永久放弃发动战争的权利,仅拥有有限度维持防卫为目的的武装力量(国防军),即自卫队。战后日本全力发展经济,使其成为亚洲最早一批已开发国家之一,经济体量在1980年代时达到世界第二。
日本现今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亦为七大工业国组织成员,与美国同为仅有两个人口过亿的已开发国家,主要奠基于日本经济在二战后的巨幅增长。现时日本的科研能力、工业基础和制造业技术均位居世界前列,并为世界第四大出口国和进口国。20世纪日本一度达到美国GDP的7成,1990年代经历经济泡沫,被称为“失落的十年”,面临少子化和老龄化等日益严重的人口问题。至2022年,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依国际汇率可兑换成为约4.1万亿美元,人均国民收入在33800美元左右,属于高度发达国家,人类发展指数亦在最高群组行列。
地理
日本国土位于欧亚大陆以东,太平洋西部,由3个弧状群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伊豆-小笠原群岛)组成。其中北海道、本州、四国及九州四大岛的面积就占了国土面积的99.37%。国土面积75%属山地丘陵地带,森林覆盖率高,但却不适合农耕,耕地面积仅占日本国土的11.1%。也因此日本的人口多集中在沿海地区,日本的人口密度在世界排名第37位。日本国土狭长,南北总长3800公里,与澳洲、马达加斯加、美国相近。
日本面积狭小多山,因此河流普遍长度不长但落差较大。日本的河流在梅雨和台风季节容易形成洪水,日本政府因而修筑大量堤坝和水库用于防洪,同时实行水力发电。日本最长的河川是发源于长野县,并在新泻县注入日本海的信浓川,总长367公里;第二长的利根川也是日本流域面积最大的河川。日本最大的湖泊是位于滋贺县的琵琶湖,面积670.25平方公里。
简单历史
日本列岛的人类历史据说始于大约十万年前到大约三万五千年前,当时人类开始在那里生活。当时,日本列岛与亚洲大陆相连,与中国北部和西边的西伯利亚有文化交流。大约3万年前,它与朝鲜半岛被海峡隔开,大约12000年前最后一个冰河时代结束时,直到大约6000年前,它持续经历了100多米的海侵(绳文海侵)。这一时期的居民是绳文人。此后,列岛与大陆之间继续进行小规模但广泛的贸易和交流,从宏观上看,日本列岛还受到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的影响。但由于其地处东亚最东端的一个大岛国的地理条件,与早期以文明为中心发展起来的中国沿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相比,其文明发展水平已成为落后地区。
日本自古以来就与中国大陆和朝鲜半岛有着深厚的联系,在飞鸟时代和奈良时代,日本通过隋唐使臣的贸易方式输入了法制、佛教、儒家思想、中国文学等,并利用他们来建立国家体系。此外,亚洲和丝绸之路文化也通过贸易传入,而不仅仅是从唐朝和朝鲜传入的,从正仓院包含一些源自波斯和印度的文化遗产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在文化方面,从7世纪到9世纪,日本努力吸收以唐代为中心的大陆文化,但从10世纪到12世纪左右,开始创造独特的日本文化,并形成了民族文化。文化蓬勃发展。
律令制度(701年-1853年明治维新)建立后,平安时代(?–1185)末期又成立了武士政府,并多次更替。江户时代(1603–1868),国家实行“闭关锁国”,限制与外国交往的国家数量,但为了应对外部压力而开放国家,明治维新期间,武士政府以大政令结束为了恢复君主制。通过恢复土地所有制、废除封建领地、设置都道府县等方式完成中央集权后,制定了大日本帝国宪法,并设立了国会。与此同时,日本第一家银行——东京证券交易所以及与银行进行交易的公司纷纷成立,借鉴西方资本主义。
与此同时,工业化取得进展,实现了西化和现代化,日本向近代国家和君主立宪制过渡。日本在取得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后,废除了开国时与西方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扩大了领土。国际联盟成立时,日本曾呼吁在国际联盟公约中明确消除种族歧视,但这并没有实现。日本在美国缺席的情况下获得了国际联盟常任理事国的地位。满洲事变后,日本加入甲午战争,并作为轴心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盟军作战,但在太平洋战争中惨败。
占领时期,日本宪法在盟军总司令部(GHQ)的指导下制定,战后重建,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同时在冷战时期保持以自卫队和日美安保条约为中心的国防,成为经济强国。加速工业化和促进加工贸易。然而,广场协议之后,该国进入了泡沫经济,当泡沫经济在90年代初崩溃时,进入了经济停滞期。目前,它是世界上净对外净资产最大的国家。然而,从财富再分配来看,收入不平等正在扩大。它总体上支持自由贸易体系,包括推动《全面且进步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工业
到21世纪,日本经历了奇迹般的经济高速增长和长期的经济停滞。日本在1945年太平洋战争中战败后,成功恢复元气,国内众多企业长足进步,于1964年成为发达国家,加入OECD,并忠实地履行了以下义务:资本自由化,是加入OECD时接受的,并进行政策协调。1989年,在泡沫经济的鼎盛时期,可以说是公私合力以太平洋带为基础实现的经济增长的顶峰,日本企业占据了太平洋地区前10名企业的大部分。
日本也是先进的机器人国家,机器人应用于包括工业机器人(本田/ASIMO)在内的各个领域
世界市值排名日本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席卷全球。然而,它随后错过了IT革命,主要在信息技术(IT)领域被美国公司超越。进入21世纪以来,它已成为汽车工业、电子工业、重化工业的中心,也是科技中心,尽管与中国、美国、印度公司的竞争非常激烈。然而,日本在信息技术(IT)方面日本全面落后。此外,到2030年,推动日本经济发展的物流行业将出现一场“物流危机”,由于卡车司机短缺,超过30%的货物无法通过卡车运送,这将严重损害日本人的经济利益。
丰田汽车、松下、东京电子、任天堂、日立、三菱重工、新日铁、三菱化学、东丽、武田制药、ENEOS、INPEX、三菱商事、索尼、Seven&i、三井不动产、日本电报电话、三菱,诞生了包括金融集团在内的许多大公司日本自1984年以来经济复杂度指数一直位居世界第一。因此,日本被认为是工业大国之一,被列为人类发展指数较高的发达国家之一。
日本是一个岛国,与其他国家文化差异较大,内向性较强,国内市场较大,因此日本产业倾向于以国内市场为主,转型正在发生。具体来说,其他国家的发明常常被引入日本,并专门针对日本国内市场进行改进,导致创造出许多只能在日本市场使用的产品(换句话说,无法占领全球份额)。
农业
与其他国家相比,日本产量较大的农产品有生丝、卷心菜、大米、红薯、芋头(主要是芋头)、茶叶、啤酒花等。
●. 大米是日本人民的主食,但由于还有许多其他国家以大米为主食,因此日本的产量仍保持在780万吨,位居世界第五。
●. 卷心菜、芋头种植居世界第五位。
●. 畜牧业(畜牧业)中,家禽养殖盛行,鸡蛋采集量居世界第三位。
交通
自古以来,日本作为北太平洋和东北亚的交通枢纽,在航运和航空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是世界上一些最大的航运和航空公司的所在地,连接世界各国。它也是亚洲最早引进铁路的国家之一,并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新干线,私营铁路网覆盖全国。此外,由于经济高速增长,机动化不断进步,道路网和高速公路网也得到了发展。2010年代以来,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建设的基础设施老化等问题开始出现。
人口
截止2023年,日本总人口约1.24亿人,尽管被简单地统称为日本人,但实际上是由多个种族组成的。大和族的母语是日语,占人口的大多数,阿伊努族和琉球族也被认为是少数民族,入籍日本的前外国人也以日本公民身份居住。除日本公民外,居民还包括外国人。和无国籍人。考虑到人口趋势,可以肯定的是,日本人民的生活在整个21世纪将变得更加困难。
直到江户时代末期,人口一直稳定在3000万左右,但明治时代之后,人口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并于1967年首次突破1亿。此后,随着出生率下降,在2008年达到顶峰,开始了人口下降时期。截至2023年底,日本的外国人达到307万,约占日本常住人口的2.4%。中国国籍、越南国籍、韩国国籍、菲律宾国籍、巴西国籍最为常见,除韩国国籍外,数量呈上升趋势。外国人数量增加的背后是外劳规模的扩大。
1990年,随着出入境管理法的修订,国家为来自巴西等国的日裔人士设立了新的长期居留资格,即资格,并于1993年启动了技能实习制度,并采取了接纳外国工人的政策。中国公民中有一半是永久居民和长期居民,其中长期居民是留在中国的日本人的家属。关于朝鲜族、朝鲜族、台湾族,有很多战前出生在前日本领土的人的后裔。
文化
在文化方面,日本属于汉字文化区,保留了日本园林、日本建筑、日本饮食、和服、宗教(神道教和日本佛教)、武术(特别是古代武术)等传统文化,并具有多种文化。它也是流行文化的中心,包括漫画、动画、游戏、偶像和城市流行音乐。这些文化作为与西方文化相比,因独特性而受到海外的关注。
到了20世纪90年代,任天堂、索尼和世嘉已经占领了全球家用游戏机硬件的大部分市场份额,但世嘉于2001年3月退出了市场。日本政府正在通过实施“酷日本战略”等措施,促进日本作为旅游型国家的发展。如今,随着信息和通讯的发展,日本独特的文化正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同时受到各种文化的影响。此外,日本的流行文化在海外也很受欢迎。
宗教
根据Inglehart-Werszell的文化地图,日本社会拥有世界上最不宗教、世俗、理性的价值观,可见其有着与传统价值观相反的偏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宗教、传统家庭价值观和权威是世界上最不重要的。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离婚、堕胎和安乐死被认为相对可以接受。
世俗理性和自我表达同样受到重视的社会包括:瑞典、丹麦、芬兰、荷兰、德国、卢森堡、挪威、冰岛、瑞士、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比利时、捷克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和一些英语国家。尽管许多日本人自认为无宗教信仰,但实际上,每年的活动和仪式场合都与神道和佛教密切相关,万物有灵的思想也很普遍。
典型的日本料理
食物
由于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谷物种类繁多,包括水稻、蔬菜、野菜等。另外,由于四面环海,冷暖流交汇,海鲜、紫菜种类繁多。这些食物的使用方式强调了可以大量收获且味道最佳的季节。另一方面,由于牛、鸡等肉类一度被禁止,肉类和奶制品并没有变得很受欢迎。现在普遍使用肉类和奶制品,一些食品如小麦和大豆也经常进口。独特的食材包括牛蒡、紫菜、河豚、柿子、魔芋、茗荷、芥末、红豆沙、纳豆和抹茶。粮食自给率不高。
烹饪
菜单和以米饭为中心的菜单有很多,比如一汤三小菜。它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鲜味,它来自于由各种食物和丰富的水制成的“高汤”。大部分调味料由鲣鱼高汤、海带高汤、酱油、糖、盐、谷物醋、味醂、味噌和菜籽油组成。代表性的日本料理有生鱼片、天妇罗、炸猪排、荞麦面、寿司、寿喜烧、日式甜点等。
- 长野县_Nagano[图]
- 山梨县_Yamanashi[图]
- 福井县_Fukui[图]
- 石川县_Ishikawa[图]
- 富山县_Toyama[图]
- 新泻县_Niigata[图]
- 日本_Japan[图]
- 神奈川县_Kanagawa[图]
- 东京都_Tokyo Metropolis[图]
- 千叶县_Chiba[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