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_Russian
俄罗斯(英语:The Russian Federation,俄语: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是位于欧亚大陆北部的联邦共和国,首都为莫斯科。该国继承了前俄罗斯帝国和苏联的大部分领土,并从欧洲延伸到西伯利亚和远东,横跨欧亚两大洲,面积超过1709万平方公里,约为地球陆地面积的八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国名由来
按照俄语发音“Россия”,其名称应译为“罗西亚”。元朝时根据蒙古语译为“斡罗思”[a],到清朝初年许多文献中曾称之为“罗刹国”[b],但在以国家相称时则多译为“鄂罗斯”[c]或“俄罗斯”。乾隆年间官修《四库全书》时将其正式统一为“俄罗斯”或简称“俄国”,自此沿用至今。另一说法是,在清朝入主中原时期,原居于欧洲,属于斯拉夫人分支的罗斯人,开始横越西伯利亚东来至黑龙江上游一带,准备占据当地。
由于罗斯人抵达中国边境时,最先与蒙古人与达斡尔人等接触,这些民族于提及人名或地方名时,惯于前面加上“俄”的发音,于是“罗斯”即变为“俄罗斯”。日本汉字与朝鲜汉字则将俄罗斯称为“露西亚”(日语:ロシア,朝鲜语:노서아),台湾的部分台语使用者也沿用日文的“露西亚”称之,此译名较为接近俄语原始发音。旧时上海人将俄罗斯译为“罗宋”,因而有罗宋汤、罗宋人、罗宋面包等词。
概述
●. 俄罗斯不仅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由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组成的独立国家联合体(独联体)的主要成员,也是二十国集团、亚洲国家和地区组织的成员。以及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上海合作组织,是欧亚经济共同体、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虽然它曾经是八国集团成员,但由于强行吞并克里米亚,其八国集团成员资格于2014年3月被暂停。
●. 它是根据《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授权拥有核武器的五个正式核武器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库。自2010年以来,国防开支一直在稳步增长。俄罗斯联邦常备军由陆军、海军、空天军三军以及战略火箭军和空降兵两个独立军种组成。在作战方面,按照地域划分,各军区下放联合战略司令部,指挥三个集团军和常规武器部队(战略核武器部队不在指挥范围内)。现役军人人数约为90万人,但由于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造成大量伤亡、战俘和动员,这一数字有所波动,俄罗斯政府进一步减少了到2026年,军事人员数量将达到150万人。
●. 尽管与领土和军事实力相比,俄罗斯经济的国际地位较低,但截至2014年,其名义GDP位居世界第9位(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排名第6位,对发展中国家有利)。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矿产和能源资源储量,并且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之一和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之一。然而,由于其资源依赖型经济结构,低油价时期经济陷入停滞。此外,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导致欧美国家实施经济制裁,进一步对该国造成损害。2022年,它入侵乌克兰,并受到进一步的经济制裁,包括被排除在SWIFT之外。截至2023年,俄罗斯是全球第二大加密货币挖矿大国,也正在利用区块链技术推动国际支付,并计划建立新机构。
●. 根据俄罗斯联邦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人口为1.468亿(截至2017年,1990年苏联时期为2.8862亿),使其成为世界第九大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该国最大的民族是俄罗斯族,但也有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土耳其乌兹别克人以及来自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少数民族,使该国共有100多个民族。俄罗斯官方语言为俄语,但也有少数民族语言。在宗教方面,基督徒占人口的60%,其中大多数是俄罗斯东正教成员,穆斯林约占人口的8%,也有佛教徒。
●. 俄罗斯有十四个陆上邻国(从西北方向起逆时针序):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和朝鲜(其中立陶宛和波兰仅与俄罗斯外飞地加里宁格勒州接壤),另外与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两个只有俄罗斯承认的非联合国会员国(国际上广泛承认属于格鲁吉亚)接壤。同时,俄罗斯还与日本、美国、加拿大、格陵兰(丹麦)、冰岛、瑞典、土耳其隔海相望。俄罗斯北部和东部分别为北冰洋和太平洋包围,西北和西南分别可经由波罗的海和黑海通往大西洋。
俄罗斯领土:存在争议的南千岛群岛以及吞并的乌克兰东部地区及克里米亚
简单历史
俄罗斯历史始于欧洲的东斯拉夫民族,聚集区域自公元3世纪至8世纪逐渐扩大。在9世纪,源自北欧的瓦良格人武士精英南下征服斯拉夫人部落,建立基辅罗斯。988年,基辅罗斯在拜占庭帝国的影响下皈依东正教,由此开始,千年拜占庭与斯拉夫文化的融合成为今日的俄罗斯文化。在蒙古入侵中,基辅罗斯分化为众多公国,被蒙古人逐一征服,大部分在13世纪成为金帐汗国的一部份。莫斯科大公国原为金帐汗国的附属国,自14世纪起逐渐崛起并统一周边俄罗斯诸侯国,在15世纪成功从金帐汗国独立,伊凡三世迎娶拜占庭末代公主,从此俄罗斯对外自诩“第三罗马”,且成为基辅罗斯文化和政治的继承者。
16世纪起伊凡四世自称沙皇。18世纪,俄罗斯沙皇国通过征服、吞并和探索不断扩张领土。大北方战争后取得波罗的海出海口,彼得一世称帝并成立俄罗斯帝国,叶卡捷琳娜二世延续其西化革新,又拿下克里米亚进入黑海,任内国力迈向了顶峰。19世纪帝国成为反法同盟主要力量之一,同时望向东方大清帝国,不断扩张疆域,极盛时自中欧的波兰连绵至北美的阿拉斯加,最终成为史上领土第三大帝国,但内部的复杂性也引来了民族的纷争与经济管理不善,国家逐渐僵化和落后。1905年,甚至被东方新兴列强日本击败。
一战时沙俄国力贫弱,沙皇独断专行,地主横征暴敛,最终爆发了1917年俄国革命。但由于政治派系之间无法达成一致,全国范围内迅速爆发俄国内战,其后布尔什维克率领的苏俄红军击败白军并消灭反对派,重新统一全国,建立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宪法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和随后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体和其最大的加盟共和国。苏联在史达林治下农业虽然重挫,但对重工业的倾力发展,使其迅速完成工业化并在1937年之前工业产值超越德国,英国据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在二战时期,苏联的制造能力,为同盟国的胜利扮演决定性的角色,在战后其崛起成为公认的超级大国,并在冷战时期与美国在意识形态上互相竞争。随后在苏联冷战时期,产生20世纪的许多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其中包括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及首次将人类送入太空。1990年,苏联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且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常备军人以及最多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库存。1991年苏联解体后,导致包括俄罗斯在内的15个共和国独立;身为原苏联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罗斯通过修宪改制以成为俄罗斯联邦,成为原苏联的唯一法理继承国家,政体采用联邦制、民主共和制及半总统制。
截至2015年,俄罗斯根据国民生产总值标准为世界第13大经济体,根据购买力平价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输出国。俄罗斯为世界大国之一,为认定的拥核国家,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G20、亚太经合组织、上合组织、欧安组织、世贸组织和金砖国家成员。它也是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的领导者和欧亚经济联盟创始成员。俄罗斯也是世界八大工业国之一,但因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而被暂停成员身份。俄罗斯也曾是欧洲委员会成员,因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导致失去此地位。
地理
●. 俄罗斯联邦跨越了欧亚大陆的北部大部分地区,地势及气候变化多端。全境大部分地区属于平原,特别是欧洲部分以及亚洲的西伯利亚地区。南部平原大部分是宽广草原,而北部平原则大部分是森林地区。山脉多集中在东部太平洋沿岸及南部边境,例如大高加索山脉和萨彦-贝加尔山脉。比较中央的乌拉尔山脉虽是欧洲和亚洲的主要分界线,但因属于古褶曲山,山势低矮,地形起伏不大。
●. 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其领土辽阔,位于欧亚大陆北部,从东到西从波罗的海沿岸一直延伸到太平洋,其面积约为日本的45倍、美国的1.7倍,相当于整个南美大陆的面积。该国北部位于北极圈内,人口稀少,但越靠近南部,地理分布就越多样化,人口也就越多。欧洲(俄罗斯欧洲部分)和亚洲(俄罗斯亚洲部分)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广阔的平原,从南部的草原到北部广阔的针叶林针叶林。在高纬度地区,该地区变成了没有树木生长的苔原。
●. 黑海和里海的南部边界是高加索山脉,包括欧洲最高峰(如果高加索地区包括在欧洲的话)埃里布鲁斯山,欧洲和亚洲的边界是乌拉尔山脉。从面积上看,亚洲部分比欧洲部分大,但由于人口、大城市、工业区、农业区都集中在欧洲部分,也就是该国最西部的地区,所以俄罗斯被归为属于到了欧洲,据说很常见。
●. 该国周围的海域包括巴伦支海、白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北冰洋的一部分)、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和波罗的海西临大海,属于太平洋,西南临黑海,海岸线长3.7万公里。俄罗斯在这些海域的主要岛屿包括弗兰扎约瑟夫岛、新地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核试验超过了美国)、北地岛、新西伯利亚群岛、弗兰格尔岛、萨哈林岛(萨哈林岛)和千岛群岛(千岛群岛)),与日本有领土争端。特别是面向北冰洋的地区,受北极寒潮的强烈影响,冬季极其寒冷,昼夜温度在冰点以下。
●. 俄罗斯境内的主要河流有欧洲的顿河,以及盛产大量大型优质鲟鱼的伏尔加河、卡马河、奥卡河,以及亚洲的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以捕捞鲑鱼而闻名,例如阿穆尔河等大河。这些河流的下游比日本主要河流的最上川、北上川、四万十川更宽,并且与圣劳伦斯河下游的宽度相似。此外,亚洲所有主要河流,除阿穆尔河外,均由南向北流向北冰洋。布里亚特共和国的贝加尔湖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最深的构造湖。此外,还有一个因苏联时期修建水电大坝而形成的大型人工湖。
气候
俄罗斯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和北寒带,气候多样,以大陆性气候为主。温差普遍较大,1月平均温度为5度摄氏到负50摄氏(全世界有记录以来最低的温度之一),7月平均温度为0摄氏到27摄氏。年降水量平均为150~1000毫米。
根据柯本气候分类,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属于亚北极(寒带)(D)。虽然该国西部受大西洋影响,但随着向东移动,大陆性气候的特征变得更加明显。冬季,由于辐射冷却,西伯利亚周围的气温显着下降,并形成了占主导地位的西伯利亚反气旋。它是北半球最冷的地区,被称为冷极(例如-71.2°C[奥伊米亚康]、-66.7°C[维尔霍扬斯克])。但夏季最高气温超过30℃。
俄罗斯最大城市排名
经济
俄罗斯与巴西、中国、印度和南非一起被称为“金砖国家”的新兴经济体之一。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俄罗斯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58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11位。另一方面,由于首都莫斯科与各地区之间存在差距,人均GDP为11163美元,低于发达国家。
苏联解体后,叶利钦总统领导下推动向市场经济转型,但这反而导致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快速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此后开始增长,但受1997年亚洲货币危机的影响,导致1998年金融危机,俄罗斯再次陷入衰退。2006年底,俄罗斯完成了持续八年的增长,从1998年的金融危机开始年均6.7%的增长率,尽管其间人口呈高负增长。
这次的复苏,加上新政府对国家经济进行的改革,已经提升了投资者对俄罗斯联邦的信心。另一方面俄罗斯联邦依然十分倚赖天然资源的出口,特别是占总出口80%的石油、天然气、金属以及木材。目前俄罗斯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及OPEC以外最大的原油输出国。由于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而受到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制裁以及油价下跌,经济陷入低迷。
√. 资源依赖型经济
截至2019年,俄罗斯是仅次于美国和沙特阿拉伯的全球第三大原油生产国,同时也是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全球第二大原油出口国。2003年以来,原油价格首次上涨,贸易平衡有所改善,经济摆脱了向市场经济转型后的长期经济停滞,迅速复苏。然而,俄罗斯是所谓的单一经济,其经济结构60%以上的出口依赖原油和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美国天才评论员莫利·罗伯逊解释说,“当世界各地石油价格上涨时,资金会迅速涌入,但当石油价格变得更便宜时,人们很快就会陷入贫困。”。
√. 农业
俄罗斯是世界粮食出口大国。俄罗斯小麦的消费者范围已扩大到欧洲、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84个国家。俄罗斯也注重农产品自给自足,被誉为世界“最大小麦出口国”和“最北端的水稻种植地区”。2020年,俄罗斯大米产量为113.8万吨(其中90%产自克拉斯诺达尔地区),创历史新高。此外,水稻种植效率为每公顷7100公斤,高于欧洲著名的水稻生产国西班牙和意大利,也高于亚洲其他国家。该国的大米还出口到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土耳其。
√. 渔业
俄罗斯联邦的海岸线是世界第四长的国家,仅次于加拿大、格陵兰岛和印度尼西亚的海岸线。俄罗斯渔业专属经济区(EEZ)面积760万平方公里,包括内陆里海和超过200万条河流,以及三大洋和12条航线。纳德日金斯卡亚先进经济特区(ASEZ),隶属于俄罗斯联邦远东联邦区滨海边疆区纳德日金斯卡亚区的纳德日金斯卡亚先进经济特区(ASEZ),是境内最大的阿拉斯加狭鳕鱼加工厂俄罗斯联邦的一个基地。它是一个基地。
√. 能源
俄罗斯是一个能源和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世界第一大天然气储量(占探明储量的18%)和世界第二大煤炭储量。它是世界第二大天然气生产国、第三大石油生产国、第六大煤炭生产国和第四大核电生产国。2017年,石油和天然气占联邦预算的36%。2016年,欧洲70%以上的天然气进口来自俄罗斯,三分之一以上的原油进口也来自俄罗斯。相反,俄罗斯近60%的原油出口和75%以上的天然气出口都流向了欧洲。俄罗斯能源行业在该国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行业之一。
√. 贸易
2020年,俄罗斯对外贸易额4244亿美元,顺差942亿美元。出口额2593亿美元,进口额1651亿美元(分别居世界第19位和第24位)。主要出口产品包括石油和石油产品、天然气、金属、木材和木制品、化学品以及各种民用和军用工业产品。主要进口产品有机械、车辆、药品、塑料、金属半成品、肉类、水果和坚果、光学和医疗器械、钢铁。截至2019年,俄罗斯出口的主要消费者是荷兰(占总量的11.9%)、中国(8.3%)、德国(7.4%)、意大利(6.5%)、土耳其(5.6%)。大部分进口来自中国(19.2%)、德国(11.2%)、美国(6.4%)、白俄罗斯(4.8%)、意大利(4.6%)。
俄罗斯主要联邦道路地图
交通运输
俄罗斯的交通以铁路和航空为主,且运量庞大。因其欧洲部分为国家的主体,且东部欠发达、人口稀疏,故交通线呈现出西部稠密,中东部稀疏的鲜明格局。辽阔的国土使俄罗斯成为世界上的交通运输大国,其道路总长度和运输量居世界前列。
√. 高速公路
俄罗斯国土辽阔,且经济水平不高,故高速公路没有成为核心运输方式,但欧洲部分高速公路稠密,运输量庞大。
√. 铁路
对于俄罗斯这样拥有辽阔国土的国家,铁路显得尤为重要。俄铁路总长度居世界第二位,亦是铁路运输量最大的国家之一。电气化铁路长度曾长期居世界首位,直到2012年才被中国超越。其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与太平洋西岸港口苏维埃港间的铁路为世界上最长的铁路线。欧洲部分铁路网十分稠密,莫斯科为欧洲最主要的铁路枢纽之一。
俄罗斯最重要的铁路线
√. 水运
俄罗斯河湖众多,但不富水运。注入里海的伏尔加河是世界上长度最长、流量最大的内流河,其为俄最主要的内河航道。尽管俄罗斯的海岸线居世界第二位,但因其海洋纬度较高、封冻期较长,故只在大西洋和太平洋沿岸拥有较大港口。近些年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北冰洋海冰渐渐融化,这使得北冰洋沿岸港口地位日趋重要。俄罗斯的主要港口有:圣彼得堡(俄罗斯第一大港口,欧洲主要港口)、加里宁格勒、摩尔曼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苏维埃港、哈巴罗夫斯克(俄罗斯著名河港,位于乌苏里江与黑龙江交汇处)。位于莫斯科河畔的首都莫斯科因莫斯科运河、伏尔加-顿河运河的开凿可抵达白海、波罗的海、亚速海、黑海、里海,因而有“五海之港”的美誉。
√. 航空
随着经济的发展,航空成为国土辽阔的俄罗斯的重要交通方式。首都莫斯科为世界主要航空港。俄罗斯的主要机场有:谢列梅杰沃2号国际机场、谢列梅杰沃1号国际机场、伏努科沃1号国际机场、多莫杰多沃机场、圣彼得堡国际机场、下诺夫哥罗德机场、新西伯利亚机场、叶卡捷琳堡机场,哈巴罗夫斯克机场等。
人口
截止2023年,俄罗斯总人口约1.15亿人,虽然政府对生育家庭给予补贴,但由于担心住房、医疗和教育等问题,大部分俄罗斯家庭选择只生一个孩子。由于俄罗斯联邦广阔的幅员,所以人口密度较低;大部分人口主要聚积在俄罗斯联邦的欧洲部分,乌拉尔山脉地区以及西伯利亚的东南部。
俄语是俄罗斯唯一官方语言,也是斯拉夫语族中使用人数最多之语言,属于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主要在俄罗斯、前苏联其它成员国使用,在华沙条约成员国中,曾被学校作为第一外语教学。苏联时期,俄语在其加盟共和国中极受推崇。虽然很多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今日多重视自己语言,俄语仍于这些地区被广泛使用,尤其使用于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
种族
俄罗斯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居住着182个民族,估计有700万移民。据2010年统计,约80%人口为东斯拉夫族,俄罗斯族(族)占总人口的77.71%。乌克兰人中同时属于东斯拉夫族的比例为1.35%,排在第三位;斯拉夫族人口(包括白俄罗斯人和波兰人)占82.7%。突厥鞑靼人是仅次于俄罗斯人的第二大民族,占总数的3.72%,突厥鞑靼人等,萨哈人、阿塞拜疆人、乌兹别克人哈萨克人、阿尔泰人、图瓦人、楚瓦什、巴什基尔人有占8.7%。俄罗斯人口。
白种人中最大的族群是车臣人,占总数的1%,排在第六位,印古什人、奥塞梯人、阿瓦尔人、亚美尼亚人、格鲁吉亚人等加起来,白种人族占3.7%,位居第二。突厥族群之后被占领。乌拉尔族由马里族、莫尔文族、卡累利阿族、乌德穆尔特族、涅涅茨族组成,占总人口的1.6%。此外,还有许多非斯拉夫民族,如蒙古族卡尔梅克人和布里亚特人、通古斯鄂温克人、爱斯基摩尤皮克人,以及犹太人和日耳曼人,但俄语是他们的官方语言。几乎全国各地都使用这种语言,包括各民族共和国。
宗教
俄罗斯宗教中,因俄罗斯宪法保障宗教自由,不设国教,民众各自有信仰,其主要宗教包括了基督宗教(主要为东正教,少数为天主教、新教等)、伊斯兰教和佛教等。根据2012年的调查,俄国人口中共有基督徒48.3%(俄罗斯正教会信徒占人口41%,其他东正教教派1.5%,无宗派基督徒4.1%,天主教、新教与其他宗派基督徒1.7%),无信仰或不明确宗教信仰38%(无固定信仰或不可知主义者25%,无神论13%),伊斯兰教6.5%,萨满、腾格里与民间信仰1.2%,藏传佛教0.5%,不表态5.5%。多数南俄的突厥语族与北高加索人信仰伊斯兰教。1.44亿俄罗斯公民中,大约940万公民是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占全国人口总人数6.5%。
旅游
2023年国内旅游人数达5500万人次。排名前十的地区包括:莫斯科州、莫斯科州、滨海边疆区、圣彼得堡、鞑靼斯坦共和国、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和阿尔泰边疆区、加里宁格勒州、伏尔加格勒州和卡卢加州。根据2023年的数据,外国游客的主要客源由以下国家组成:中国、韩国、以色列、德国、法国、意大利、泰国、土耳其、美国和日本。
- 俄罗斯_Russian[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