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友连木材网】!
loading
立即发布信息

    Karachi_卡拉奇

    时间:2024-03-14 13:25:47  编辑:isky  来源:【友连跨境】  浏览:314次   【】【】【网站投稿

    卡拉奇(Karachi),是巴基斯坦最大的城市,位于巴基斯坦南部,阿拉伯海沿岸,它位于印度河河口以西,是信德省的省会,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特大城市之一。巴基斯坦大型企业集中于卡拉奇,包括纺织、运输、汽车制造、娱乐、艺术、时尚、广告、出版、软体开发、医学研究等领域的企业。卡拉奇亦为南亚及穆斯林世界高等教育的主要枢纽。


    /attachment/editor/20240314/1710393645q0eqr.jpg


    巴基斯坦独立后,数十万印度穆斯林难民(穆哈吉尔人)移民到卡拉奇,因而带动其人口及经济快速成长。从巴基斯坦建国到1960年8月1日,它一直是巴基斯坦的首都,1960年8月1日,首都职能迁至伊斯兰堡。


    概况


    卡拉奇是由居住在俾路支省和莫克兰省的俾路支人建立的一个渔村。许多俾路支人仍然居住在卡拉奇,俾路支语中称为科拉奇。然而,卡拉奇是在19世纪开始的英国殖民时期发展成现在的形态,当时建立了城市和港口作为殖民统治的基地。1947年巴基斯坦独立后,卡拉奇成为巴基斯坦首都,许多印度穆斯林移民至此。独立后,卡拉奇人口因人口迁移而迅速膨胀,成为巴基斯坦政治、经济中心。尽管卡拉奇因基础设施薄弱而面临重大社会经济问题,但现已发展成为巴基斯坦的工业和商业中心。


    /attachment/editor/20240314/1710393709ahzvj.jpg

    卡拉奇官方标志


    自然地理


    卡拉奇市隶属于信德省,但位于该省西部边缘,西与俾路支省接壤。市中心以北流过利亚里河,以南流过马里尔河,市中心已发展成为这两条河流之间的三角洲。阿拉伯海一直延伸到小镇南部,有克利夫顿海滩、马诺拉海滩等海滩,有很多居民光顾。一个泻湖从市中心的西边延伸到西南部。港口位于与泻湖接触的地方,老城区位于其周围。老城向东是新城,即现在卡拉奇的中心,以萨达尔区为中心。


    气候


    卡拉奇属于沙漠气候,但降雨量约为250毫米,对于沙漠气候来说是很高的。虽然降水很少,但由于靠近大海,湿度较高。降水集中在7月至9月,此时该国受季风影响。此外,在季风期间,由于几乎没有排水设施,道路会被洪水淹没。此外,由于除了主要道路外,洪水不被视为污水处理,因此微生物可以繁殖,引发人们对传播传染病风险的担忧。


    夏季,由于从海上吹来的凉风,巴基斯坦气候相对温和。季风来临前的五月至六月是最热、最干燥的时期,在旱季结束时,可能会出现热浪,导致恶劣的天气条件,可能导致1,000多人死亡。冬季为12月至1月,气温略有下降,气候舒适。


    /attachment/editor/20240314/1710393785ywu0k.jpg

    卡拉奇卫星图片


    经济


    卡拉奇是巴基斯坦的经济和金融中心。作为巴基斯坦最大的城市和唯一的主要港口,该市占巴基斯坦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据巴基斯坦联邦税务局统计,卡拉奇占巴基斯坦直接税总额的46.75%、联邦销售税的33.65%、国内销售税的23.38%。此外,75.14%的关税和79%的进口销售税来自卡拉奇。因此,卡拉奇的税收收入占联邦税务局征收的总税收的53.38%,其中53.33%是关税和进口销售税。(卡拉奇的税收收入包括卡拉奇地区税务局和大型税务部门的税收收入,涵盖卡拉奇、海得拉巴、苏库尔、奎达、信德省和俾路支省)。卡拉奇居民的税收收入约为25%。


    卡拉奇约占巴基斯坦制造业的30%。信德省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很大一部分来自卡拉奇。信德省的GDP占巴基斯坦总量的28%至30%。,卡拉奇的GDP约占巴基斯坦的20%。普华永道估计卡拉奇2008年的GDP为78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以年均5.5%的速度增长,达到1930亿美元。在巴基斯坦,拉合尔和费萨拉巴德是仅次于卡拉奇的第二大城市,2008年的GDP分别为400亿美元和140亿美元。


    卡拉奇的高GDP高度依赖于金融部门。2007年2月,世界银行将卡拉奇评选为巴基斯坦最适宜商业发展的城市。另一方面,纺织业、水泥、钢铁、重型机械制造、化学工业、食品工业、银行和保险业也是卡拉奇的主要产业。1982年,日本铃木公司成立了一家名为Pack Suzuki Motor的合资企业,开始在卡拉奇郊区的一个工业园区制造和销售汽车。2020年代,它已成长为巴基斯坦最大的汽车公司。1989年,丰田汽车公司在卡拉奇成立了合资企业Indus Motor。丰田花冠和其他车辆于1993年开始生产。


    /attachment/editor/20240314/1710393864nsokq.jpg


    卡拉奇是巴基斯坦的经济中心,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末政治混乱、种族冲突和军事行动造成的经济停滞导致企业大量撤离卡拉奇。巴基斯坦大多数政府和私人银行的总部都位于Iichundrigar路,2001年,巴基斯坦60%的现金流发生在这条街上。大多数跨国公司的巴基斯坦总部也位于卡拉奇。卡拉奇证券交易所是巴基斯坦最大的证券交易所,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该交易所对巴基斯坦自2005年以来8%的增长发挥了主要作用。巴基斯坦国家银行是巴基斯坦的中央银行,总部设在卡拉奇。


    简单历史


    自古希腊时代以来,现今卡拉奇周围的地区就有不同的名称。亚历山大三世远征印度返回巴比伦尼亚时,选择走海路,当时被称为克罗卡拉。8世纪时,它是一个港口城镇,被阿拉伯人称为德巴尔(Debar),是穆罕默德·伊本·卡西姆(Muhammadibn Qasim)于712年开始远征印度的基地。


    今天的卡拉奇最初是一位名叫Mai Kolachi的信德渔民的定居点,后来发展成为一个在信德语中被称为Kolachi-jo-Goth的村庄。1700年代末,该村庄成为与马斯喀特和连接波斯湾的阿拉伯海地区的贸易中心,从马斯喀特进口大炮并建造了一座堡垒。城堡有两个大门。一座名为Kharra Darwaaza,面向大海,另一座名为Mitta Darwaaza,面朝Lyari河。


    1795年,卡拉奇落入俾路支塔尔普尔人的控制之下。1799年,英国人建造了一座小工厂。然而,这家工厂很快就关闭了。183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控制了卡拉奇,1843年,它与其他信德人聚居地区一起并入由。查尔斯·詹姆斯·纳皮尔


    从1840年代起,卡拉奇成为信德省的首都。英国人了解卡拉奇的地缘政治重要性,而卡拉奇又是印度河流域产品的出口港,因此卡拉奇及其港口迅速发展,我能够做到这一点。卡拉奇当地政府实施基础设施改善,新企业在卡拉奇涌现,卡拉奇人口持续增长。1857年印度大叛乱爆发时,驻扎在卡拉奇的第21步兵团参加了针对英国的叛乱。英国立即开始平定卡拉奇并控制了它。


    1864年,从印度到英国的第一次电报尝试是在卡拉奇进行的。大约在这个时候,美国爆发了内战,为了弥补英国的棉花短缺,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旁遮普邦的棉花上,并修建了一条从卡拉奇到海得拉巴对岸的科特利的铁路,以出口棉花.。铁路进一步延伸,1878年卡拉奇通过铁路与现在的印度相连。建造了弗莱尔大厅和皇后市场等公共建筑,而卡拉奇市则拥有一座基督教教堂、一座清真寺、政府大楼、一个市场、铺好的道路和一个港口。结果,1899年卡拉奇转变为东方世界最大的小麦出口港。19世纪末,卡拉奇人口为10.5万,是一座拥有葡萄牙殖民地(果阿当时是果阿人和黎巴嫩人、伊朗人、帕西人、犹太人、穆斯林、欧洲人、印度教徒


    1947年,巴基斯坦获得独立,卡拉奇成为巴基斯坦首都。结果,许多穆斯林从印度移民过来,卡拉奇也因此经历了戏剧性的转变,成为一座文化多样性的城市。然而1958年迁都拉瓦尔品第后,卡拉奇进入了经济长期停滞期。老城无序开发,1976年9月13日,一栋建成一年的六层公寓楼倒塌,造成约200人死亡。


    此外,20世纪80年代至1990年代大量阿富汗难民的涌入加速了卡拉奇的停滞(背景是“阿富汗冲突(1978-1989)”和“阿富汗冲突(1989-2001)”)”参考)。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后移居卡拉奇的穆斯林与原居住在卡拉奇的居民之间发生政治冲突,有时甚至升级为暴力事件。这场冲突现已平息。


    即使在首都从拉瓦尔品第迁至伊斯兰堡之后,卡拉奇仍然是巴基斯坦的经济中心。目前的情况没有改变,卡拉奇占巴基斯坦国内生产总值的大部分,而卡拉奇周边的卡拉奇大都市区的人口现在非正式地称有2000万人。此外,巴基斯坦经济正在蓬勃发展,正在扮演新时代旗手的角色。2022年,沙特将规划的炼油厂建设地点从西部的瓜达尔改为卡拉奇,中国也将卡拉奇作为中巴经济走廊阿拉伯海一侧的开发目标,这使得卡拉奇成为中巴经济走廊阿拉伯海一侧的发展目标。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卡拉奇治安状况较差,时有日本公民沦为犯罪受害者的案件。2013年以来,发生了一系列伊斯兰极端分子恐怖袭击事件,2014年6月8日,巴基斯坦塔利班运动和乌兹别克斯坦伊斯兰运动袭击真纳国际机场。,造成28名安保人员和机场工作人员遇害。


    /attachment/editor/20240314/1710393939kdmpg.jpg


    交通


    √. 航空


    卡拉奇的机场是真纳国际机场(Quaide-e-Azam International Airport),位于该市东部。巴基斯坦国际航空公司是巴基斯坦的旗舰航空公司,总部位于卡拉奇,以真纳国际机场为枢纽。反恐战争期间,美国及其盟国将该机场用作战略后勤基地。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它还是世界上连接亚洲和欧洲的重要机场,是通往欧洲的南线航线的主要中转机场。还有两个机场位于远离城市的地方。


    √. 运送


    卡拉奇港是巴基斯坦最大的港口,巴基斯坦建国后,其重要性日益提升,成为该国唯一的出口港口。为了缓解卡拉奇港的拥堵,卡西姆港于1970年代末在卡拉奇市区东部边缘、卡拉奇港以东35公里处启用,成为巴基斯坦第二大港口。然而,由于这两个港口都属于卡拉奇市,巴基斯坦的大部分航运仍集中在卡拉奇。卡拉奇港没有定期客运航线。不过,白天有多艘短途船只前往附近的岛屿和巴基斯坦风格的海滩。


    √. 铁路


    卡拉奇通过铁路与该国其他地区相连。两个主要车站是卡拉奇市站和卡拉奇军营站。尤其是卡拉奇军营站,位于市中心以南,是巴基斯坦铁路最大的枢纽站,每天都有列车往返于巴基斯坦各主要城市。此外,还有一条44公里的环线,由卡拉奇大都会运输公司运营,但实际用途有限,因为它只在早晚时段运行有限的班次。巴基斯坦政府批准了一项振兴环线并将其改造成现代公共交通系统的计划。该项目的总建设成本为1600亿日元。,计划于2013财年在日本政府的官方开发援助(ODA)下完成。


    人口宗教


    截止2024年,卡拉奇总人口约1491万人。1947年之前,卡拉奇居住着帕西人、犹太人、印度教徒、基督徒、俾路支人、古吉拉特人和信德人。然而,随着巴基斯坦的分离,许多印度教徒离开了卡拉奇,取而代之的是许多讲乌尔都语的穆斯林从印度移民而来。他们被称为Muhajirs。穆哈吉尔人从印度各地来到卡拉奇,带来了家乡的文化和美食。如今,穆哈吉尔的出现为卡拉奇的国际化特征增添了色彩。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这次入侵之后,许多阿富汗难民涌入卡拉奇。他们定居在卡拉奇,那里的人口估计超过一百万。此外,来自阿富汗的难民由不同种族群体组成。具体来说,他们是普什图人、塔吉克人、哈扎拉人、乌兹别克人和土库曼人。


    卡拉奇是许多其他民族的家园。例如,逃离缅甸军政权的阿拉伯人、伊朗人、菲律宾人、罗辛亚人、波斯尼亚人、阿尔巴尼亚人、波兰人、黎巴嫩人、亚美尼亚人、孟加拉人以及从非洲移民过来的人也居住在那里。宗教方面,穆斯林占绝大多数;根据1998年人口普查,卡拉奇的公民中有96.45%是穆斯林,其次是基督教(2.42%)、印度教(0.86%)和艾哈迈底亚教(0.17%),其他宗教(巴哈教)'i、锡克教、琐罗亚斯德教、犹太教、佛教)占0.10%。


    在语言方面,根据1998年的人口普查,乌尔都语占人口的大多数,占62.52%,其次是旁遮普语,占13.94%,信德语占7.22%,普什图语占5.42%,俾路支语占4.34%,萨拉基语占2.11%,其他为12.4%.%。其他使用的语言包括古吉拉特语、波斯语、阿拉伯语、孟加拉语、霍瓦尔语、布尔沙斯基语和布拉胡伊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