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友连木材网】!
loading
立即发布信息

    黑海_Black Sea

    时间:2024-03-02 04:54:40  编辑:isky  来源:【友连跨境】  浏览:460次   【】【】【网站投稿

    黑海(Black Sea),是欧洲和亚洲之间的内海,是大西洋(地中海)的边缘海之一,被欧洲、高加索和安那托利亚半岛所包围,通过土耳其海峡之后进入另一个陆间海—马尔马拉海,与爱琴海和地中海相连。西亚和东欧被这一系列水体分隔开来,黑海在北面通过刻赤海峡与亚速海相连。流入黑海的主要河流有多瑙河和第聂伯河。黑海沿岸国家是南部海岸的土耳其,顺时针方向依次是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俄罗斯和格鲁吉亚。


    /attachment/editor/20240302/1709326239rpmmj.jpg

    一张展示了黑海及其周围港口位置的地图,亚速海和马尔马拉海亦标示其中。


    名称来源


    “黑海”这个名字,是源自古希腊的航海家,因为他们认为黑海海水的颜色比较地中海的海水深黑而得名。黑海、红海、白海和黄海也是少数几个用颜色来命名的海域。土耳其语称黑海为“Karadeniz”,俄语为“ Чёрное море”,乌克兰语为“Чорне море”。土耳其语“Kara Deniz”的意思是“大海”和“黑海”。顺便说一句,地中海在土耳其语中被称为Ak Deniz(白海)。1860年后,英文名称Black Sea开始国际使用。


    概述


    黑海面积43.64万平方公里。最大深度为2206m。这个名字来源于海水的黑色,有两种理论:一种理论认为这种黑色是由硫化铁造成的,另一种理论认为这是微藻,其数量比地中海还要丰富。前者解释如下。黑海是一个被大陆包围的封闭水域,仅与地中海勉强相连。在200米深处,黑海的海水形成了两层冷的、低盐度的表层水(从河流流入并流出到地中海)和温暖的、高盐度的深层水(从地中海流入),不要混在一起。


    结果,深水缺氧,厌氧细菌产生硫化氢,硫化氢与海水中的铁离子结合形成黑色硫化铁。地表水含有充足的氧气,拥有丰富的生态系统,也开展捕鱼活动。年捕捞量在25万吨到30万吨之间,其中三分之二是凤尾鱼,其余是竹荚鱼、沙丁鱼、鲱鱼和鲟鱼。黑海西南部属地中海气候,北部第聂伯河口附近属草原气候,但几乎整个地区温暖湿润。


    东北海岸发育许多沙洲,其中最长的沙洲从敖德萨、第聂伯河以西延伸至克里米亚半岛附近,长达130公里。克里米亚半岛东部被狭窄的刻赤海峡与东部其他地区隔开,但与北部大陆没有牢固的联系,而且黑海和腐海之间的距离也很远。至亚速海,宽约5公里,仅由相连彼列科普地峡东北海岸,尤其是乌克兰境内海岸地势平坦,是一片广阔的平原,但克里米亚山脉延伸到克里米亚半岛南部海岸附近,山脉靠近海岸线。西北海岸也是如此,高加索山脉从西北向东南延伸,沿海平原并不是很宽阔。安纳托利亚半岛南部海岸,本都山脉沿海岸由东向西延伸,平原不多。


    /attachment/editor/20240302/1709326321q6niq.jpg

    黑海卫星地图


    流入黑海的最大河流是多瑙河,在西海岸流入罗马尼亚和乌克兰边境。第二大河流是也流向西北岸的德涅斯特河和流向北岸的第聂伯河。除此之外,除了发源于安纳托利亚半岛中部南部海岸的克孜尔-乌尔马克河以外,几乎没有其他主要河流。


    黑海不仅本身是一条重要的运输路线,而且与流入其中的河流交通也有着重要的联系。从顿河出发,通过伏尔加-顿河运河与伏尔加河和里海相连,从伏尔加河出发,通过伏尔加-波罗的海航道与波罗的海相连,进一步向内陆流入白海沿途经过拉多加湖的白海-波罗的海运河,两者仅通过水路运输相连。在西部,多瑙河通过莱茵-美因-多瑙河运河与美因河和莱茵河相连,然后注入北海。


    地质


    黑海是世界最深的内海之一。黑海从河流和地中海流入的水含盐度比较小,因此比较轻,它们浮在含盐度高的海水上。这样深水和浅水之间得不到交流。两层水的交界处位于100到150米深处之间。两层水之间彻底交流一次需要上千年之久。海底的生物尸体腐化分解时消耗的氧气得不到补充。在这个严重缺氧的环境中只有厌氧微生物可以生存。它们的新陈代谢释放二氧化碳和有毒的硫化氢(H2S)。其他生物实际上只能生存在深度小于200米的水里。黑海是古地中海的一个残留海盆,古新世末期小亚细亚发生隆起,黑海与地中海分开,逐渐形成内海。2500万年前,黑海还与地中海相连。随着地壳运动和冰期,黑海与地中海反复隔绝和连接,6000~8000年前的大冰期后形成相连。


    历史


    黑海地区历史复杂,伊斯坦布尔位于西南部,自古以来就是东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首都。奥斯曼帝国时期,与乌克兰也有黑海贸易。由于黑海位于亚洲和欧洲的交界处,中东史、欧洲史、俄罗斯史等领域很少有机会去写黑海,但逐渐对黑海的历史进行了研究。开始将黑海周边地区视为一个地区,一些学者也开始这样做。


    大约从公元前7世纪开始,希腊人开始经博斯普鲁斯海峡对黑海沿岸各地进行殖民,建立了塔奈斯、潘蒂卡帕翁和奥尔比亚等殖民地。这些殖民地从居住在北方草原的游牧斯基泰人和萨尔马提亚人以及他们控制的黑海沿岸黑土(黑钙土)地区的农民那里购买粮食和战俘奴隶,以及葡萄酒。他们通过与希腊产品如铁和武器的贸易获得了权力。另外,这些殖民城市,尤其是塔奈斯,处于东西方贸易路线之一的草原路线的西端,而黑海此时也已经成为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


    斯基泰人将东方的产品带到他们的殖民城市,希腊人将它们运往地中海世界。希罗多德的《历史》中也描述了这种贸易。公元前5世纪,这些殖民地联合成立了博斯普鲁斯海峡王国,该王国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以谷物和其他商品贸易为基础的国家。博斯普鲁斯王国后来成为罗马帝国的附庸王国,一直存在到4世纪,几乎被匈奴人灭亡。公元前1世纪,黑海南岸所有国家,包括本都王国,都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成为罗马势力范围的一部分。


    /attachment/editor/20240302/1709326387idqhu.jpg

    伊斯坦布尔敖德萨


    650年左右,西突厥宗主权下的可萨汗国独立,并从里海控制了黑海北岸。可萨人虽然对伊斯兰帝国怀有敌意,但总体上与东罗马帝国保持着友好关系。可萨人还保护商业,重振了从瓦兰吉-希腊公路以西(下),从波罗的海经伏尔加河到里海和黑海的路线,并重振了草原路线。可萨人继续统治黑海北部海岸直到十世纪。


    从9世纪上半叶起,维京人的一支瑞典人(瓦兰吉人)建立了一条连接波罗的海和黑海的贸易路线,被称为“瓦兰吉人至希腊之路”。这条路线从诺夫哥罗德经基辅贯穿俄罗斯,沿第聂伯河到达黑海,成为连接欧洲南北向东的主要通道,有力地连接了基辅罗斯等罗斯国家与俄罗斯。在此期间,东罗马的国教希腊东正教在俄罗斯被接受。


    当东罗马帝国被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暂时灭亡时,与拉丁帝国站在十字军一边的威尼斯共和国,以及与继承国尼西亚帝国有联系的热那亚共和国。东罗马,与类似古希腊的游牧民族建立了黑海贸易,1261年热那亚控制了黑海贸易,并在刻赤半岛的卡法建立了殖民地。


    然而到了14世纪,在安纳托利亚半岛崛起的奥斯曼帝国势力扩张,并于1453年攻占君士坦丁堡,灭掉了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由于一个伟大的帝国将总部设立在连接黑海、巴尔干半岛和安纳托利亚半岛的要冲,奥斯曼帝国从此控制了黑海。1475年,蒙古帝国西北支系后裔的克里米亚汗国,位于黑海北岸的术赤乌鲁斯成为附庸国,而保留在黑海南岸的热那亚殖民地。克里米亚半岛,也被置于奥斯曼帝国的直接控制之下,黑海成为奥斯曼帝国的内海。


    现代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俄罗斯与奥斯曼帝国和德国海军在黑海发生了几场激烈的战斗。1917年,由于俄国十月革命,俄罗斯黑海舰队几度易主,最终于1920年归苏联管辖,但在此期间主力舰艇外逃,黑海舰队彻底崩溃。1920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的奥斯曼帝国通过了《色佛尔条约》,将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达达尼尔海峡及黑海出口周边地区置于土耳其的控制之下。国际组织“海峡委员会”反对该条约,驱逐了其他国家的军队,尽管1923年缔结的洛桑条约允许自由通过该海峡,但控制该海峡属于土耳其共和国。


    此外,土耳其不断推动条约修改,1936年《蒙特勒条约》允许商船自由通行,限制军舰通行,再次阻止黑海沿岸国家向地中海扩张。苏联成立后,黑海舰队得到重建和加强,但在1941年开始的黑海海战中,黑海舰队在数量上不敌德国飞机。二战后,黑海舰队再次重建,黑海成为“苏联之海”。黑海对于苏联来说在贸易方面也极为重要,其一半的出口和四分之一的进口都要经过黑海。然而,黑海的出海口是由与美国结盟的土耳其政府根据《蒙特勒条约》控制的,这使得苏联很难从那里挺进地中海。


    1991年苏联解体后,黑海北岸大部分地区属于新独立的乌克兰,东岸则属于新独立的格鲁吉亚,俄罗斯领土大幅缩减至东北部。建立一个新的国家间组织来包容这些新独立国家的需求日益增长,1992年,以土耳其为首的沿海国家成立了黑海经济合作组织。此外,黑海海军联合特遣小组也是在土耳其的建议下于2001年成立的。


    然而,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北部海岸的关系并不好,在黑海舰队归属、克里米亚半岛归属等问题上矛盾不断。2007年,为避免俄乌天然气争端,南溪项目启动,绕过乌克兰,通过黑海土耳其领海连接俄罗斯和欧洲。俄罗斯2008年在南奥塞梯冲突中摧毁格鲁吉亚海军,2014年趁乌克兰动乱单方面宣布吞并克里米亚(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苏联解体后又转入俄罗斯。至乌克兰,军舰也被打捞,战略局势几乎恢复到崩溃前的状态。


    经济


    黑海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与地中海相连,从地中海通过直布罗陀海峡与大西洋相连,从红海通过苏伊士运河与印度洋相连,位于已深入欧亚大陆的公海一角,为周边国家提供了宝贵的航运路线。黑海沿岸是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和格鲁吉亚的唯一海洋,作为不冻港和南方门户对俄罗斯极为重要。


    自苏联解体以来,里海东部沿海地区的石油开发有所增加,向距离里海最近的公海黑海的石油运输也开始活跃。此前,所有来自里海的石油管道都向北延伸至俄罗斯,但随着里海石油产量的增加,开始需要修建一条通往黑海沿岸的管道,1997年,这条以前的管道被拆除。翻新了“从新罗西斯克到巴库”的管道,并修建了“从巴库到新罗西斯克”的管道。1999年,修建了一条从巴库到黑海沿岸格鲁吉亚港口斯普萨的管道。这条线路陆路距离短,减少了建设和运输成本,而且不经过俄罗斯,用途很大,但属于小规模管道。随后,2001年,从哈萨克斯坦田吉兹油田到新罗西斯克的CPC管道建成,使黑海成为重要的石油出口路线。


    然而,连接黑海和地中海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极其狭窄,石油出口船舶数量的迅速增加已接近船舶通行的极限。2004年,土耳其收紧了对两海峡油轮通行的限制,导致油轮被困黑海。为此,人们再次寻求一条不经过黑海的石油路线,并于2006年开辟了巴库至第比利斯之间的石油路线,从巴库经格鲁吉亚内陆和土耳其东部,直达杰伊汉港在面向地中海的土耳其东南部领土上,有人提议,随着杰伊汉管道(BTC管道)的开通,黑海在石油出口中的重要性不再至关重要。


    旅游业


    整个黑海沿岸气候温和,而北岸的克里米亚半岛和高加索地区气候是俄罗斯最宜人的,因此自俄罗斯帝国以来就被开发为度假胜地,特别是在苏联时期,这里被开发为度假胜地。去其他国家旅行很受欢迎。发展进步很快,部分原因是困难重重。


    特别是旅游中心是克里米亚半岛最南端萨利奇角向东延伸的海岸,在它与克里米亚山脉之间的狭窄平原上,有福罗斯、阿鲁布卡、雅尔塔、赫鲁祖夫、阿鲁什塔等城镇、苏达克和费奥多西亚。有一系列海滩和度假区。这个海岸曾经被称为俄罗斯里维埃拉和蔚蓝海岸。


    1945年,雅尔塔会议在雅尔塔(现属于乌克兰)这个特别大的度假区召开,决定了二战后世界的框架。福罗斯位于雅尔塔以西,是苏联最后一位领导人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的别墅,1991年8月19日苏联八月政变爆发时,戈尔巴乔夫曾到访过。戈尔巴乔夫被软禁在他的别墅里直到政变结束。


    除该地区外,另一个主要的旅游中心是向东延伸刻赤海峡并延伸至高加索山脉以南的沿海地区。北部有阿纳帕、图阿普谢、索契、加格拉、皮通达、苏呼米等度假区,但苏联解体后,索契一带为俄罗斯领土,加格拉、皮通达、苏呼米为俄罗斯领土。格鲁吉亚阿布哈兹共和国。


    为此,阿布哈兹的度假胜地,尤其是加格拉,在阿布哈兹战争中遭受重创,旅游业至今还不能说已经恢复。另一方面,俄罗斯境内的度假胜地再次恢复了主要旅游目的地的地位,索契作为与雅尔塔齐名的主要度假胜地,将在2014年举办冬季奥运会,这也是俄罗斯首次举办冬季奥运会。俄罗斯帝国和苏联时期的奥运会,曾举办过索契奥运会。


    此外,俄罗斯、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格鲁吉亚等国也有不少海滩度假村。在保加利亚,著名的度假胜地包括世界遗产内塞伯尔和瓦尔纳普里莫尔斯基的金沙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