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_Chile
智利共和国(英语:Republic of Chile,西班牙语:República de Chile),是位于南美洲大陆西南部的一个共和国,别称丝带国。智利的首都是圣地亚哥,它与阿根廷一起位于南美洲最南端,该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南科诺地区。智利西部与南部濒临太平洋,北靠秘鲁,东邻玻利维亚及阿根廷,该国为南美洲国家联盟的成员国,在南美洲与阿根廷及巴西并列为“ABC强国”。除此之外,智利与厄瓜多尔同为不与巴西相接的南美洲国家。
国名来源
关于智利名称的起源有多种理论。在殖民早期,它被写成“Chili”,但根据17世纪西班牙历史学家迭戈·德·罗萨莱斯的说法,这是印加人给阿空加瓜山谷起的名字,最初被印加人称为“Chili”15世纪,据说来自蒂利(Tili),皮昆切人(西班牙语和英语版本)的土著酋长,在该地区被帝国征服之前,他统治着该地区。其他土著词语包括“地球的尽头”和“海鸥”。,盖丘亚语“Chiri”的意思是“寒冷”,“Tchili”的意思是“雪”或“最深处”地球上的地方”,以及马普切人。有一种理论认为它起源于cheele-cheele,这是拟声词,代表居住在该地区的鸟的叫声。
概况
智利地处美洲大陆的最南端,与南极洲仅隔德雷克海峡相望,为全球最南端的国家(对南极洲的主权申索不计算在内),因此智利人经常称自己的国家作“天涯之国”。智利人口约有1800万,种族以白人、混血族群居多,与另一国家阿根廷同样,几乎没有非洲裔人口,其他则以本土原住民少数族群相对为多。智利教育高度发达,其教育素质与水准在发达国家获普遍承认。
智利在人类发展指数等方面也取得很高的排名,可与南欧国家相媲美。社会方面,智利约相当于经济处于发达水平的北美洲及欧洲国家。近年来,有不少亚裔移民专程跨越太平洋移居智利。智利拥有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森林资源,以及渔业资源,北部安托法加斯塔大区的埃斯孔迪达铜矿是目前全球年产量最高的露天铜矿。
智利行政地图
其境内的阿塔卡马沙漠是世界旱极,藏有大量的铜和锂资源;中部则是文化和政治中心;森林资源主要集中在南部。在智利的南海岸有着错综复杂的由峡湾、湖泊、运河和岛屿组成的迷宫。智利也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天然硝石矿的生产国。
地理
智利西临太平洋海岸线,东临安第斯山脉,北接阿塔卡马沙漠,南北狭长,南北总长约4300公里。过去,秘鲁-智利海沟沿线海岸线频繁发生特大地震(智利地震),整个环太平洋地区都有发生过海啸破坏的历史,其中包括与太平洋对岸的日本三陆海岸,太平洋(→智利地震(1960))。它还拥有许多活火山,例如位于秘鲁-智利海沟沿岸的普杰韦-科尔东考耶火山群。
在北部沙漠地区(Norte Grande),全年几乎没有降雨。铜等矿产资源丰富。拉塞雷纳以南是一个山谷地区(Norte Chico),属地中海气候,适合种植,其出口量最近有所增加。葡萄酒,这是智利的主要出口产品之一葡萄它是该国的主要地区,其开发历史可追溯到19世纪末,是人口和农产品的集中地。中央区。从瓦尔迪维亚到蒙特港的南部地区(Zona Sur)是适合畜牧业的森林湖区和火山区。全年雨水较多。南纬40度以南地区(Zona Austral)称为巴塔哥尼亚,沿海地区具有典型的峡湾地形。
南隔麦哲伦海峡是富埃戈岛,该岛的西半部属于智利。它声称对南极洲(智利南极洲)125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拥有权利,但这已被《南极条约》搁置。智利在波利尼西亚也有领土,包括萨拉伊戈麦斯岛、鲁滨逊漂流记岛和拉帕努伊岛(复活节岛),位于智利大陆以西约3700公里处。最高点是安第斯山脉的奥霍斯德尔萨拉多,海拔6893米。智利在地球的对立面是中国,最南端是俄罗斯的西伯利亚。
智利地形图
气候
智利气候变化广泛,从太平洋拉帕努伊岛(帕斯卡岛、复活节岛)的亚热带气候,到占据该国北部三分之一面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干旱的沙漠的阿塔卡马沙漠,再到肥沃的中部地区。该地区分为山谷地区、潮湿但寒冷的南部地区(原本被森林覆盖)和巴塔哥尼亚最南端的地区,气候为苔原。
智利是一个南北狭长的国家,因此从北到南气候各异:沙漠气候、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西海岸海洋性气候、苔原气候(由于地处南半球,有无亚北极地区)。由于受到秘鲁寒流的影响,即使在北方,气温也没有上升太多。寒流也是西岸沙漠的成因,使阿塔卡马沙漠成为世界上降雨量最少的地区。
简单历史
智利北部在西班牙征服者到达以前是印加帝国的一部分。自16世纪起西班牙人开始征服智利(1541年圣地牙哥建城)。南方的马普切人顽强反抗西班牙人的入侵。这里一直到19世纪中才成为智利的一部分。1810年9月18日,以被罢黜的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七世之名成立了临时军政府,自此开启智利独立运动,故此日成为智利国庆日。
1818年2月12日智利在贝尔纳多·奥希金斯的领导之下宣布独立。19世纪内西班牙外的许多欧洲裔移民到智利。在1879年到1883年的硝石战争中智利占领了那时属于秘鲁和玻利维亚的阿塔卡马沙漠。1930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对智利造成十分严重的打击。铜和硝石的价格巨跌。从1930年代后经济逐渐得到恢复。1960年5月22日发生智利大地震。
国际关系
1818年智利脱离西班牙独立,进入21世纪以来,收入差距和不平等和教育公共经费等各种问题,在拉丁美洲位居最低。自独立以来,智利一直与邻国秘鲁和玻利维亚进行干涉。在1836年至1839年的联合战争期间,智利是秘鲁-玻利维亚联盟的宿敌,并在其崩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879年,该国因阿塔卡马硝石资源向秘鲁和玻利维亚宣战,并在太平洋战争中从两国手中夺取了领土。结果,玻利维亚仍然没有外交关系。
整个19世纪,智利与英国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与法国有着密切的文化联系。在此期间,智利海军深受英国的影响,法律和教育深受法国的影响,陆军则深受普鲁士的影响。1973年政变后,智利因军政府陷入国际孤立,但自1990年过渡到文职政府以来,智利已摆脱国际孤立。2010年,智利成为经合组织第31个正式成员国。
深绿色为智利国土; 浅绿色为宣称主权但未获承认的南极领地
1983年,军政权时期,多年来关系紧张、多次处于战争边缘的邻国阿根廷在劳尔·阿方辛政府统治下与智利实现历史性和平,建立了皮克顿岛、伦诺克斯岛、承认新埃瓦岛为智利领土后,智利对巴塔哥尼亚的领土争端得到解决。此外,自太平洋战争以来一直存在的与秘鲁的紧张关系也开始缓和。然而,与玻利维亚的紧张关系仍然存在,玻利维亚要求归还其在太平洋战争中吞并的安托法加斯塔。
智利与英国和阿根廷一样,主张对南极洲部分地区(智利南极洲)拥有领土权。2009年3月27日至28日,欧洲、美洲(西班牙、英国、挪威首相,美国副总统)。和南美洲(巴西、智利总统)8人、阿根廷、乌拉圭)在中部城市比尼亚德尔马举行了国家首脑会议。领导人将这次会议称为“进步峰会”。这次会议是为了协调筹备4月20日在伦敦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的意见。领导人讨论了建立世界新序列序的前景。会议发表了最终宣言。
经济
智利2023年名义GDP为3167.7亿美元,排名全球第44位。智利的GDP自2000年代以来显着增长,增长率高达四倍多,令人印象深刻。截至2022年9月,经济活动指数波动较小,人民生活相对稳定,但失业率仍维持在7.9%的高位。智利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成员,作为南方共同市场的准成员,也是南美共同体的成员。它也是拉丁美洲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与巴西和阿根廷并列,与委内瑞拉、阿根廷、巴西和墨西哥一起被视为中等收入国家,自2007年以来一直在谈判加入经合组织,5月7日成为会员。
智利经济主要依靠出口。第二大出口项目是农产品,第一大出口项目是铜,传统上铜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20世纪70年代初,铜占出口的70%,但如今其重要性已下降至40%。最近,各地区生产的优质葡萄酒、鲑鱼、木浆开始出口。智利北部的主要产业是采矿业,但南部有大规模的农业和奶牛养殖业。服务业和工业集中在中部地区,这里是主要港口瓦尔帕莱索的所在地。
智利拥有庞大的服务业和世界上最自由、最先进的电信基础设施之一。20世纪90年代经济繁荣时期,经济增长率为每年7-12%,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增长率放缓至每年3%。近年来,日本与欧盟、美国、加拿大、墨西哥、韩国等国家缔结了自由贸易协定。除日本外,日本与加拿大、墨西哥、新西兰、澳大利亚、新加坡等一些东南亚国家也是TPP11的签署国。
√. 农业
自16世纪起,葡萄就被广泛生产作为波托西市场葡萄酒的原料。20世纪70年代,智利生产过剩和葡萄酒质量下降导致产量暂时下降,但稳步提高葡萄酒质量的努力取得了成功,自90年代以来产量再次增加。智利的主要农产品是燕麦、玉米和小麦等谷物,桃子、苹果、梨和葡萄等水果以及大蒜、洋葱、芦笋和豆类等蔬菜。水果和蔬菜出口到亚洲和欧洲市场。
√. 林业
林业方面,智利全国森林覆盖率20%,木材生产活跃,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和日本公司进入该行业,大幅增加了纸浆原始森林(主要在巴塔哥尼亚南部地区)的生产被认为是有前途的,但一些自然保护组织抱怨几乎不受控制的环境破坏,当地居民,包括土著马普切人,正在遭受不受控制的森林砍伐之苦。
√. 渔业
近年来,智利与挪威一起成为世界主要鲑鱼出口国之一。在渔业方面,东太平洋是凤尾鱼等鱼类的良好渔场,自古以来渔业就很活跃。由于气候和地形的相似性,曾尝试从北半球移植鲑鱼,但通过自然释放繁殖的计划失败了。然而,在其所在地开展的鲑鱼养殖业务取得了巨大成功,2005年,鲑鱼养殖产量规模约为60万吨,占世界鲑鱼养殖产量的三分之一(全球第二大)。
√. 采矿
在矿业方面,智利地下资源特别是金属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美洲最古老的氧化铁采矿作业始于智利安托法加斯塔的塔夫雷塔尔。除金属以外的无机矿产资源中,碘、硫、盐、钾盐、磷矿等前景广阔,其他矿产的世界市场份额均超过1%。还发现了有机矿产资源,但规模较小。例如,煤炭产量仍保持在43万吨。19世纪,来自阿塔卡马沙漠的智利硝石是世界上最大的火药原料来源,但到了20世纪,其作用被化学产品取代。
该国15个地区中的13个地区都有采矿业,生产25种产品。它是一项主要的经济活动,特别是在塔拉帕卡、安托法加斯塔和阿塔卡马地区,在科金博、瓦尔帕莱索和奥希金斯地区也非常重要。石油生产在马加亚内斯地区很重要。其主要产品是铜,是全球最大生产国,供应量占全球供应量的36%,铜储量占全球28%。铜矿开采占智利出口的30%,1970年则覆盖60%以上。
世界上最大的铜业公司、国营Codelco在丘基卡马塔的El Teniente经营着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矿和主要地下矿床。铁、钼、硝石和银金等其他资源的开发也很重要。2012年,全球37%的矿产产量集中在该国,以及全球21.9%的锂储量。青金石是一种珍贵的观赏石,1984年被宣布智利北部的Combarbara地区原料丰富。
√. 旅游业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旅游业一直是智利的主要经济资源之一,据世界旅游组织(WTO)统计,智利针对拉丁语系外国游客的政策始于2010年,当时游客达到大陆游客总数的1.8%。那一年,该国销售额达到1636万美元,游客人数达到276万人次。这些参观者大多数来自阿根廷和其他大陆国家。但近年来其最大的增长是迎合来自欧洲(主要是德国)的游客。
交通
除圣地亚哥附近的高速公路网外,泛美高速公路贯穿智利全国,连接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和秘鲁首都利马。该国的铁路由垂直穿过狭长国家的智利铁路和从那里分支并连接安第斯山脉和太平洋城镇的支线组成。在圣地亚哥大都市区,有一种名为Metrotren(西班牙语版)的郊区列车,而在圣地亚哥市中心,有5条与法国合作修建的地铁线路(Metro)它被认为是一种不受交通拥堵影响的交通工具。
此外,名为Merval的郊区列车在瓦尔帕莱索和比尼亚德尔马郊区之间运行,名为Biotren的郊区列车在康塞普西翁及其郊区之间运行。铁路货运也很受欢迎,尤其适用于运输矿石、木材和海产品。智利拉塔姆航空不仅在智利境内(包括复活节岛)建立了航线网络,还覆盖欧洲、大洋洲、北美洲等世界各国。枢纽机场是阿图罗·梅里诺·贝尼特斯国际机场,也有许多外国航空公司提供服务。
人口民族
截止2024年,智利总人口约1863万人,其中大约95%是白人或欧洲血统的混血儿,52.7%的人口是纯白人,44.1%是混血儿。其他土著民族包括帕斯卡岛(复活节岛)的波利尼西亚人、安第斯山脉北部的盖丘亚人和艾马拉人、南部比奥比奥河以南森林地区的马普切人以及其他土著民族。早在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到来之前,迪亚吉塔人和佩芬切人就居住在该地区,他们合计约占总人口的5%。还有极少数非裔智利人是殖民时期带来的黑人奴隶的后裔,但黑人只占智利人口的不到1%。
1835年至2050年智利人口图(INE)
19世纪,来自欧洲的移民加速。特别是当南部的马普切土地在阿劳卡尼亚征服行动中被国家吞并时,西班牙、巴斯克地区(巴斯克-智利人)、克罗地亚、意大利、德国、法国、巴勒斯坦(巴勒斯坦-智利)等国家引入了移民,以及少量来自东欧和爱尔兰(爱尔兰-智利)的人。没有来自日本的大规模移民,只有少数日本智利人从秘鲁和玻利维亚等国重新移民。
智利的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智利西班牙语和奇洛埃西班牙语),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其他使用的土著语言包括马普切语、盖丘亚语、艾马拉语、拉帕努伊语和惠林切语。在殖民时期,马普切人推动阿劳卡化移民社区内有时也使用德语、意大利语和克罗地亚语。
宗教
智利传统上是罗马天主教国家,但根据2002年的人口普查,天主教徒约占人口的70%,15%为福音派或新教,1%为耶和华见证人,15%为后期基督徒。耶稣基督圣徒教会占0.9%,犹太教占0.1%,其他占4.4%,无宗教信仰占8.3%,穆斯林和东正教各占不到0.1%。科皮亚波矿洞被困的工人们向他们索取了一本《圣经》和一个十字架,并从地下为他们提供了一部根据《圣经》改编的电影,这说明基督教已经深入人心。
文化
在西班牙征服之前,智利的文化由印加帝国和马普切人主导,但在西班牙征服之后,智利深受西班牙人的影响。19世纪初独立后,受到英、法等欧洲国家文化的影响,为精英阶层所觊觎。此外,由于19世纪末德国移民的影响,德国巴伐利亚地区的文化也有很强的影响力,尤其是南部的瓦尔迪维亚和蒙特港。还有Uasso独特的乡村文化身份的代表。
饮食文化
智利美食起源于西班牙殖民时期的美食。使用西红柿、土豆、玉米、牛羊肉,而且由于是产海大国,海岸线很长,所以很多菜肴都使用海鲜。典型的智利菜肴包括carnera、carbonada、asado、cranto、umita、pastel de choclo和empanada。酸橘汁腌鱼有时在该国北部地区食用,该地区曾经是秘鲁的一部分。
智利被誉为葡萄酒生产大国,虽然阿连德执政末期智利葡萄酒品质有所下降,但仍以高品质着称。其他当地葡萄酒包括Chicha和Piscode Chile。另外,在南方,也有喝马黛茶的习俗,如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巴西南部等地。
- 智利_Chile[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