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友连木材网】!
loading
立即发布信息

    法国_French

    时间:2024-03-01 01:08:01  编辑:isky  来源:【友连跨境】  浏览:246次   【】【】【网站投稿

    法兰西共和国(The French Republic,法语:La République française),简称“法国”,是位于西欧的一个共和国,首都为巴黎。除了法国大都市区(大陆本土)外,还有散布在世界各地的法国海外省和领地,都是法国殖民帝国的遗迹,独立的前法国殖民地组成了法语国家国际组织。该国本土由地中海一直延伸至英伦海峡及北海,并由莱茵河一直延伸至大西洋,整体呈六角状,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及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诸岛屿。法国全国共分为18个大区,其中有5个位于海外。


    /attachment/editor/20240301/1709222662qknsv.jpg


    概况


    法国是在国际政治、安全、经济和文化方面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主要国家和发达国家之一,除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外,还是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欧盟(EU)、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的主要成员和巴黎俱乐部。它是欧洲四大国家之一,与英国德国意大利并列,它是根据《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授权拥有核武器的五个官方核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除美国之外)唯一拥有查尔斯号的核动力航空母舰戴高乐号和核动力潜艇,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法国是一个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名义GDP计算排名世界第7位,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排名世界第10位,在欧元区,它是仅次于德国的第二经济强国。法国是许多世界遗产的所在地,也是世界上访问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历史上,这里曾是笛卡尔、孟德斯鸠、卢梭、萨特等哲学家,居里、巴斯德等科学家,莫奈、塞尚、高更、库尔贝、德拉克洛瓦等艺术家的故乡或活动舞台,也是百年战争、是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等历史事件的主要舞台。


    国名


    法国的法语正式名称是République française,中文的“法兰西”最早源于拉丁文中的“Francia”,意指“法兰克人之国”,现今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中仍称法国为Francia,而法国国名的英语France、德语Frankreich和荷兰语Frankrijk也拥有与Francia相同的词根。法国这个国名的存在,早在11世纪的《罗兰颂》中就可以得到证实,而这里的“法国”一词指的是法兰克王国。另一方面,France这个名字被用来指法兰西王国,始于987年,但这就是后人的命名方式,我们无法证实当时存在国名France此外,中世纪的法国国王还签署了REXFRANCUS。据说法国起源于中世纪欧洲存在的法兰克王国。


    在汉字文化圈中,法国的常用汉字表记有法兰西和佛兰西两种形式。“法兰西”一词最早在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两广总督杨琳上报朝廷的奏折中出现[a];简称“法国”则始见于咸丰七年(1857年)由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编辑的月刊《六合丛谈》。“佛兰西”一词最早见于雍正八年(1730年)陈伦炯《大西洋记》,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林则徐编译的《四洲志》亦使用“佛兰西”。汉语和越南语中使用“法兰西”(越南语:Pháp Lan Tay/法兰西)的表记,简称法国(越南语:Pháp quốc)。


    /attachment/editor/20240301/17092227241n2yl.png

    法国的领土


    地理


    法国(大都会区/大陆本土)北部与英国接壤,东北部与比利时和卢森堡接壤,东部与德国和瑞士接壤,东南部与意大利接壤,西南与西班牙接壤。作为法国强大影响下的一个小国家,西班牙和摩纳哥之间靠近法意边境的地方有一个安道尔。法国除位于西欧的本土外,还有四个海外省:地中海的科西嘉岛、南美洲东北部的法属圭亚那、加勒比海的马提尼克岛和瓜德罗普岛、印度洋的留尼汪岛以及新喀里多尼亚和法国。如大洋洲还包括。其面积为西欧最大,仅法国本土就比日本大1.5倍,其可居住面积约为日本的3.5倍。


    法国国土地形种类多样,在西北部有沿海平原,在东南和西南部分别有阿尔卑斯山脉和比利牛斯山脉,中南部则是中央高原。位于法国和意大利边境的勃朗峰海拔4810.45米,是欧洲海拔最高的山峰。法国的大部分地区形成于不同的断块活动分期,其中阿摩里卡丘陵、中央高原、莫尔旺山、孚日山脉、阿登山脉和科西嘉岛形成于古生代的华力西造山运动。


    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和侏罗山则显得年轻一些,侵蚀形式更少。法国60%的城市具有地震风险,但近年来地震带保持稳定。几大地块将法国分为数个沉积盆地,包括西南部的阿基坦盆地和北部肥沃的巴黎盆地。法国的沿海沿河地区风景各异,如蔚蓝海岸的山地、阿尔巴特海岸止于断崖的高原,索洛涅地区的森林湿地以及朗格多克的宽阔平原。


    法国境内河流众多,纵横交错。法国的河流系统主要由四大河流组成,即卢瓦尔河、塞纳河、加龙河和罗讷河,流域覆盖62%的土地。主要河流从北起逆时针方向依次为塞纳河(776公里)、卢瓦尔河(1012公里)、加龙河(647公里)和罗纳河(812公里)。莱茵河与默兹河有时也被纳入法国的河流系统,但它们在法国并不如在欧洲重要。其中,罗讷河于卡马格注入地中海,将中央高原与阿尔卑斯山脉隔开。巴黎的塞纳河左岸涵盖塞纳河畔一个整体的扇形区域,在巴黎市区内如果乘船由塞纳河顺流而下,船首左侧所展现的,即是塞纳河左岸风光。塞纳河左岸是巴黎建市初期的见证人,它的腹地集中巴黎创立初期的历史遗迹。


    /attachment/editor/20240301/1709222845lqrpd.jpg

    法国地形图


    气候


    法国气候分为大陆性气候、西部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西海岸海洋性气候位于该国西部大西洋沿岸。年温差和日温差都很小,气候凉爽,但绝不寒冷。随着国家向东移动,气候变得更加大陆性,年温差和昼夜温差扩大,同时降水量增加。原本的大陆性气候是东欧,西边以波兰、罗马尼亚为界,但受法国东部高地特别是阿尔卑斯山的影响,造就了大陆性气候。该国南部海岸以地中海气候为主。气温年波动是三个气候区中最大的。全年降水量较低。法国是欧洲唯一这三种气候共存的地方。


    简单历史


    现今法国的地区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居住,被称为高卢人的凯尔特人部落在铁器时代开始在该地区定居。公元前51年,罗马共和国吞并了该地区,形成独特的高卢-罗马文化,奠定了法语的基础。法兰克人在5世纪在此处建立了法兰克王国,并在日后成为加洛林帝国的核心地带。帝国瓦解后,法兰西王国于987年成立。


    法国在中世纪盛期是个强大但分权的封建王国,直到法国国王腓力·奥古斯都成功扩张王权并在布汶战役击败联军,使王国的面积扩大了一倍,法国在他的统治末期时已经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14世纪到15世纪,法国与英格兰王国陷入一系列被后世称为百年战争的军事冲突,法国在战争胜利后正式产生了民族意识。在法国文艺复兴中,法国文化与艺术遍布繁荣,并建立了全球殖民帝国。


    16世纪下半叶,惨重的法国宗教战争显著的消耗了法国的国力,直到在三十年战争中击败西班牙才再次成为欧洲霸主。在接下来的一百年中,法国以广泛的军事征伐与成就著称。18世纪七年战争中的惨败不仅使法国失去了世界第一强权的地位,还使法国的经济在18世纪下半叶极度不稳定,这些问题最终在支持美国独立后彻底爆发,促成了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推翻了旧制度并颁布了《人权宣言》。


    19世纪初,法国在法皇拿破仑一世的率领下达到本土领土的巅峰,大量的军事人才以及高素质的军队使法国在拿破仑战争中征服欧洲大部分的地区。在法兰西第一帝国瓦解后,法国陷入了动荡的衰弱期。直到克里米亚战争后,法国的国力才趋于稳定并重拾了欧陆第一强军的地位。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后,法国社会度过了一段经济、文化、科学繁荣的美好年代。


    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作为协约国的主力,以巨大的人力与经济代价取得了胜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于1940年被轴心国占领。戴高乐将军随后流亡海外并组建自由法国,该政权于1944年解放本土。当前的第五共和国由戴高乐于1958年成立,并与许多前殖民地保持经济与军事交流。法国为已开发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是世界第七大经济体,以家庭财富总额为量度是世界第四大,其经济海域为世界第一大。


    法国作为世界艺术、科学与哲学中心的地位维持了数百年之久,其在历史上也是长时间的欧洲霸主,其启蒙思想和文化影响全球。1643年至1759年法国为世界第一强国,其鼎盛时期的17世纪被称作大世纪。当今法国仍是世界强国之一,在军事、经济、文化、政治、科技、教育上均有全球性的显著影响力。


    经济


    按名义GDP计算,法国是世界第六大发达国家,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法国排名第八。就家庭总资产而言,法国是欧洲最高的经济体,世界第四大经济体。法国公民享有很高的生活水平,该国在教育、医疗保健、预期寿命、人类发展指数的国际排名中名列前茅。法国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量位居世界第四,每年接待外国游客约8300万人次,为世界第一。


    2023年法国GDP为28468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六,仅次于美国、中国、日本、德国、英国。此外,当年人均GDP为42999美元,约为世界水平的四倍,略高于日本,成为欧洲领先的经济强国之一。入境旅游人数居世界第一,农产品出口居世界第二。农业仍然是法国的重要产业,产值位居世界第六,在欧盟国家中位居第一。它是一个高负担国家,税收占GDP的比例为45.5%,在OECD国家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丹麦(2023)。


    农业


    法国是欧盟最大的农业国,被誉为“欧洲粮仓”。该国在谷物、块根蔬菜和畜牧业等所有农业部门的产量均位居世界前十。由于地势总体平坦,该国53.6%的土地面积为农业用地,18%为奶牛用地(联合国粮农组织)。农业工人约占劳动力的3%。1955年至2000年间,农民数量减少了三分之一,而农民耕地面积和人均农场规模却相对增加。谷物包括小麦、大麦和玉米,根类蔬菜包括土豆和甜菜,畜牧业包括猪、鸡蛋和牛奶。此外,亚麻、油菜籽也大量生产,其甜菜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除了使农业成为重要的出口产业、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外,政府还实施农业管理现代化、鼓励年轻人从事农业等政策。法国的铁路对于农作物的分配至关重要。过去,路线本身是必要的。在以北方铁路闻名的法国铁路史上,巴黎是19世纪唯一的枢纽。在此之前,粮食价格经常存在地区差异。20世纪,航线网络扩大,土地权利从制度层面梳理,从此成为运输重型货物的手段。1960年,农业政策《基本法》开始实施。那里促进了农业综合企业的发展并创造了土地泡沫。对出口农作物进行大量补贴,这也造成了贸易紧张。


    采矿


    法国铁矿石产于洛林地区。二战后,集中在该国东北部地区的采矿业也开始在该国东南部地区开展。21世纪初,铁矿石不再开采,金属矿产资源也不再开采。在非洲等国家保持足够的优惠,并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大幅增加产量。最大的矿产资源是盐(2022年为700万吨),居世界第8位(3.3%)。人类消费对盐的需求有限,其中大部分用于化学工业。有机矿产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所有这些都满足能源需求的百分之几。


    工业


    法国工业以食品工业、锯木厂、造纸工业、运输工业、机械工业、电机、金属、石化工业、汽车工业为主。除了世界上最高的葡萄酒产量和世界第二大奶酪产量外,它还位居世界前五的黄油和肉类生产国之列,并拥有蓬勃发展的制糖业。木材和造纸业都是欧洲最好的。石化工业涵盖燃料制造、合成树脂(塑料)、合成橡胶、轮胎等各个领域。合成橡胶和轮胎制造尤其引人注目。例如,在前法属印度支那收集的橡胶汁液,根据Huls没收的许可证进行加工,用于制造米其林轮胎。


    汽车制造业位居世界第七位。汽车生产长期持续,产量稳居世界第十位。主要制造商包括雷诺(旗下拥有日本日产汽车)、PSA和标致雪铁龙。在国防工业方面,有泰雷兹、海军、赛峰等大公司,其造船业也蓬勃发展。法航是法国的旗舰航空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是天合联盟的成员。航天工业也很发达,以空客、马特拉、达索等公司为代表,法国是欧洲除俄罗斯外唯一有能力发射航天器的国家。


    法国发电以核电为主,其次是水电占14.7%,火电占10.4%,地热电占0.1%。发电总量居世界第八位,为周边国家提供大量电力,是欧盟最大的电力出口国。主要核电站有格拉维林核电站(5,706,000千瓦,北)、帕鲁埃尔核电站(5,528,000千瓦,滨海塞纳省)、卡农核电站(5,448,000千瓦,摩泽尔)。截至2001年,发电量居世界第4、5、6位。


    服务业


    服务业近年来发展较快,现为法国经济最为重要的部门,2023年法国服务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76.9%。法国连锁式经营企业发达,扩展到零售、房地产、金融保险、旅馆、运输、娱乐业等多种行业。著名的跨国服务业企业有家乐福、欧尚、卡西诺和雅高等。


    旅游业


    法国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2022年有8300万名游客赴法旅游。,其中并不包括停驻时间少于24小时的游客,例如计划赴西班牙和意大利旅游但将法国作为中转站的北欧游客。在旅游收入方面,法国则排名世界第三,这主要是因为游客的停留时间较短。法国拥有37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同时拥有文化氛围浓厚的城市、海滩和海岸度假胜地、滑雪度假村以及景色优美而宁静的农村地区。


    “法国最美丽的村庄”组织致力于对适宜生态旅游的村庄进行评级,而法国亦由文化及通信部评选出200多座景色怡人的花园,给予“法国非凡花园”称号,便于给予生态保护。此外,法国圣雅各伯朝圣之路和露德圣母朝圣地是重要的宗教性旅游目的地,每年皆可吸引众多基督教朝觐者。


    贸易


    法国历来是西欧最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此外,二战后,通过对工业公司实行国有化,合理化进程取得进展,该国成为欧共体中仅次于德国的第二大工业国。2003年,德国工业出口总额约占德国出口总额的40%。法国工业(欧共体地区工业)的一个特点是区域内的分工。每个行业的目标都是欧共体内部市场而不是国内市场,甚至在法国,2004年出口贸易依存度增加到20.7%,进口贸易依存度增加到21.6%。2003年,出口额为3660亿美元,进口额为3696亿美元。


    出口


    从出口金额来看,工业品占大部分。分产品来看,汽车占14.3%,电机占11.2%,机械占10.4%,飞机占5.4%,医药占5.0%。工业品为80.4%,食品为11.2%。主要出口目的地按价值降序排列为德国、西班牙、英国、意大利和比利时。截至2022年,法国在世界小麦贸易(出口)中排名第四(12.5%,1489万吨)。此外,其玉米贸易量在世界贸易中排名第三(7.4%,616万吨),食糖贸易量排名第四(5.2%,234万吨),奶酪贸易量排名第二(14.3%,58.3万吨)。


    但由于农产品单价低于工业品,因此在出口总额中所占份额并不高。这同样适用于工业产品钢铁贸易。2005年法国在世界贸易(出口)中排名第四(1800万吨),但占法国出口总额的比例不足5%。另一方面,单价较高的汽车是最重要的出口项目,2004年其出口份额位居世界第二(426.9万辆)。


    进口


    进口中工业品占77.4%,原材料和燃料占13.8%,食品占8.4%。工业产品约占进出口额的80%。分产品来看,电机占13.1%,汽车占11.0%,机械占10.0%,原油占5.1%,服装占4.1%。主要进口国按价值排序为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比利时。


    交通


    法国目前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交通网络之一,每100平方公里有公路146公里,铁路6.2公里,形成了以首都和最大城市巴黎为中心的交通网络。跨国公路方面,法国公路网与邻国比利时、卢森堡、德国、瑞士、意大利、西班牙、安道尔和摩纳哥相连,运作跨国运输。法国国内有464家机场,其中巴黎近郊的夏尔·戴高乐机场最为繁忙、规模最大,运作着繁重的民用运输与商务运输事务,同时也是全世界几乎所有主要城市与巴黎的联系点。


    法国航空是法国的国家航空公司,除此之外亦有数个私有公司运作国内国际的旅行服务。法国国内拥有10座主要港口,其中马赛港规模最大,其亦是地中海规模最大的港口。法国国内的水路航线长12261公里,其中包括通过加龙河沟通地中海与大西洋的米迪运河。


    人口民族


    法国于2023年1月估计人口约有6660万人,若不包括海外领地和海外地区则为6450万人。法国人口数量位居世界第20,并居欧洲第三位。绝大多数法国人的先祖为凯尔特人(高卢人),同时具有拉丁(罗马)及日耳曼(法兰克)血统,他们被称为法兰西人,占全国总人口九成以上。国内的其他民族有阿尔萨斯人、巴斯克人、布列塔尼人、加泰罗尼亚人、科西嘉人、弗拉芒人和奥克人等。


    /attachment/editor/20240301/1709222938lqrpd.jpg

    法国1999年人口普查的各地区人口密度图


    根据法国法律,大规模统计民族与血统资料是被禁止的。这项法律源自1789年的大革命,在1958年宪法中被重申。法国传统上接受了许多来自西班牙、葡萄牙和东欧国家的移民和政治难民。虽然许多移民成为低薪工作的工人,但其他移民在科学、学术和艺术等领域表现出色,为提高法国文化水平做出了贡献。犹太人原本居住在中东和东欧,部分犹太后裔通过散居到西欧和俄罗斯,漂泊不定,最终定居在法国。


    事实上,法国大学教授、律师、医生、商人、商人、艺术家等很大一部分都是犹太人。例如,汽车制造商雪铁龙的创始人安德烈·雪铁龙、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都是犹太人,画家马克·夏加尔也是从俄罗斯(东欧)移民来的犹太人。近年来,有许多来自非洲(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之前还是法国殖民地的地区)和中东的移民。


    语言


    根据法国宪法第二条,法国的官方语言是法语,属于罗曼语族,由拉丁语演化而来。自1635年起,法兰西学术院就是法语的权威机构,但其并无立法权力。除法语外,法国国内有77种地方语言,其中8种分布于法国本土,69种分布于海外领地。法国政府并未规定私人出版物的语言文字,但是法国法律要求在商业和工作场合中使用法语。除在本国推行法语相关措施外,法国政府亦建立法语圈国际组织等国际机构,以提高法语在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地位。


    据估计,全世界大约有2.2亿人会讲法语,其中包括母语使用者和第二语言使用者。自17世纪至20世纪中期,法语是欧洲流行语言,多用于外交及国际事务,也是欧洲上层社会和知识分子的通用语。随着英国在世界范围的扩张与美国的崛起,法语的外交通用语地位为英语所取代。即使英语取代法语的外交通用语地位,但是法语的单字与文法比英语严谨与清晰,许多国际组织或外交文件等等,有英语版,有时候会附上法语版。当英语版出现翻译、单字或文法有疑虑,则以法语版为主。法语至今也是许多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例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足球联合会等等。


    由于17世纪至20世纪法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殖民扩张,法语在美洲、非洲、波利尼西亚、东南亚和加勒比海等地区得到传播,许多前殖民地将法语作为官方语言。如今法语是除英语之外学习人数最多的外语,法语使用者的数量也处在增长之中,特别是在非洲的部分国家。去殖民地化后,法语在非洲的部分地区保留通用语的地位,在法属波利尼西亚和西印度群岛则出现以法语为基础的混合语和混杂语言。而在黎凡特、印度和东南亚的法国前殖民地,法语的使用则较为少见。


    宗教


    法国是世俗国家,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法国目前的宗教政策植根于历史上的法国式世俗主义(Laïcité,严格实行政教分离,保证公共生活的世俗性)思想。据说大约70%的法国人口是天主教徒。天主教有着悠久的历史,法国国家被称为天主教会的大姐姐。然而,在法国,禁止向公民收集有关种族、民族和宗教的信息,因此尚不清楚哪些宗教占人口的比例是多少。代表性教堂有巴黎圣母院、圣但尼大教堂等。巴黎外方传教协会就是这样的宣教协会。法国大革命以来,公共场所政教彻底分离,宗教色彩被消除。


    近年来,由于来自前殖民地的移民增加,穆斯林人口有所增加,总督也诞生了。法国实行严格的政教分离(Laïcité),这一传统可以追溯到法国大革命时期,并于2004年禁止在公共教育场所使用穆斯林,另一方面,一些人认为这是宗教歧视,因为一些基督教符号(例如圣诞树)已经变得司空见惯,并被认为不值得作为宗教符号。


    文化


    法国文学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被认为是世界顶级文学之一,它影响和贡献了这些作品的深度。仅举几例,寓言诗《玫瑰的故事》,它开始于13世纪左右,以宫廷浪漫为主题,以及道德家蒙田的哲学自传《散文》,始于16世纪。17世纪,拉辛、莫里哀的戏剧作品;18世纪,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启蒙思想家的作品;19世纪,浪漫主义者司汤达、巴尔扎克、大仲马、雨果……太多了,无法一一列举。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在法国也很流行。特别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福尔、德彪西、拉威尔以及“法国六重奏”将法国音乐推向了顶峰。


    据说法国绘画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在欧洲世界处于领先地位;例如,在19世纪,印象派、象征派、后印象派和日本派蓬勃发展,出现了爱德华·马奈、克劳德·莫奈、保罗等艺术家,时至今日,仍然吸引着许多外国艺术家和创作者。法国文化在全球具有积极的影响。根据2008年的国家品牌指数,法国的名望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德国。近数十年内,法国的世界文化中心地位为美国所取代,因此法国为保护并提升其文化的地位出台许多措施,成为“文化例外”理念的主要倡导者。


    饮食文化


    在饮食文化方面,法国以美食闻名,它是在王室文化和君主制丰富的农产品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而且法国是欧洲顶级农业国家之一)。从开胃菜和汤开始,到主菜,然后是甜点的套餐已经发展起来,餐桌礼仪也变得更加精致。得益于宫廷文化,糕点等甜食文化得以发展,以满足爱吃甜食的贵族女士和国王的需求。除了上流的法国美食外,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地方美食。


    甚至今天,法国烹饪在不断发展。法国也是著名的奶酪和葡萄酒生产国,在AOC法律下严格质量控制的法国葡萄酒在世界各地享有很高的评价。通过蒸馏葡萄酒制成的白兰地的生产也很受欢迎,尤其是干邑地区生产的白兰地以其高品质而闻名,被称为“干邑”品牌。法国也是咖啡馆文化的诞生地,诞生于17世纪末的法国咖啡馆文化至今已在世界各地广泛扎根。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