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_Singapore
新加坡,正式名称为新加坡共和国(Republic of Singapore),是一个位于东南亚马来半岛南端边缘、赤道以北137公里的岛国。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望,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廖内群岛相望。新加坡是第四大金融中心,也是国际大都市,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加坡港是世界上五个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名字的由来
新加坡这个名字来自梵文,即即siṃhāpura(सिंहपुर,“狮城”)。正因为如此,新加坡也被赋予了“狮城”的绰号。研究表明,这里从未存在过狮子;但新加坡创始人桑尼拉·乌塔玛(Sang Nila Utama)认为该动物是狮子,并为该岛命名,但它可能是老虎。过去,新加坡一直用“新嘉坡”作为其独立初期的通用国名。
概况
新加坡有着悠久的移民历史,造就了近500万多元文化人口,其中包括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其他亚洲人和白人。新加坡42%的人口是在这里工作或学习的外国人,50%的服务业工作由外国工人担任。新加坡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仅次于摩纳哥。AT科尔尼在全球化指数中将新加坡评为全球最全球化的国家。
1965年独立之前,新加坡已经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港口,人均GDP为511美元,在当时的东亚地区排名第三。独立后,外国直接投资和政府根据前副总理Dr.吴庆瑞创造了新经济,经济学人智库将新加坡评为亚洲生活质量最好的国家,并在“生活质量指数”排行榜上排名全球第十一位。新加坡拥有世界第九大外汇储备,该国还配备了一支精良、技术齐全的军事力量。
地理
新加坡由63个岛屿组成,其中包括新加坡本土。这座大岛被许多人称为新加坡岛(Pulau Singapura),但其正式名称是乌戎岛(Pulau Ujong)。与马来西亚柔佛州有两条人造通道,即北部的新柔长堤和西部的第二杠杆线。裕廊岛、德公岛、乌敏岛和圣淘沙岛是新加坡最大的小岛。其最高的天然山峰是武吉知马,海拔166m。
新加坡开展从山丘、海底和邻国获得的填海造地项目。结果,新加坡的土地面积从1960年代的581.5平方公里增加到今天的704平方公里,到2030年可能会再增加100平方公里。有时,此类项目涉及通过填海造地合并小岛屿,形成更大且有用的岛屿,例如裕廊岛。
气候
新加坡属热带雨林气候,无明显季节变化,气温、气压均等,湿度高,降雨量大。温度介于22至34°C之间。早上的平均相对湿度约为90%,晚上的平均相对湿度约为60%。长时间大雨期间,相对湿度常常达到100%。整个航海史上记录的最低和最高气温分别为19.4°C和35.8°C。五月和六月是最热的月份,十一月和十二月形成季风季节。
从八月到十月,新加坡经常经历邻国印度尼西亚森林火灾造成的雾霾,有时严重到足以威胁公共健康警告。由于新加坡靠近赤道,因此该国全年的日照时间大致相同。新加坡约23%的土地面积由森林和自然保护区组成。城市化进程消灭了大部分雨林,使武吉知马森林保护区成为该国唯一的原始森林。新加坡有许多自然公园,例如新加坡植物园。
历史
√. 19世纪之前
新加坡最早的定居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2世纪。这个岛被称为淡马锡(海城),源自爪哇语。16世纪至19世纪初,新加坡成为柔佛苏丹国的一个省。1613年,新加坡河口的定居点被葡萄牙侵略者烧毁,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里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 英国殖民时代
1819年1月29日,托马斯·斯坦福·莱佛士(Thomas Stamford Raffles)登陆新加坡主岛。看到新加坡作为东南亚战略贸易中心的潜力后,莱佛士于1819年2月6日代表英国东印度公司与苏丹侯赛因沙签署协议,将新加坡南部开发为贸易站和英国殖民地。
新加坡一直处于马来苏丹国的控制之下,直到1824年8月2日成为英国殖民地,当时新加坡第二任居民约翰·克劳福德(John Crawfurd)与苏丹侯赛因沙(Sultan Hussain Shah)签署协议,正式将整个岛屿纳入英国属地。苏丹和天猛公将新加坡移交给英属东印度公司。1826年,它成为英国殖民地的一部分,称为海峡殖民地。1869年,岛上有10万人居住。
加冷河
√.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皇军进攻马来亚,并在新加坡战役中达到高潮。英国人在六天内被击败,然后于1942年2月15日将据称未攻克的要塞交给山下智之将军。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将这一事件描述为“英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灾难和最大的投降”。新加坡沦陷后,日军对华人的大规模屠杀夺去了5000至25000人的生命。新加坡改名为昭南岛(日语:昭南岛,赫本:Shōnantō),意为“昭和时期征服的南岛”。新加坡一直受日本控制,直到1945年9月12日(日本投降一个月后)被英国重新夺回。
战后,英国政府允许新加坡于1955年举行首次大选,支持独立的候选人、国阵党领袖大卫·马歇尔获胜,并成为首席部长。为了满足新加坡完全自治的要求,马歇尔率代表团前往伦敦,但遭到英国方面的拒绝。他回国后辞职,其职位由林有福接任,林有福制定了俘获英国人心的政策。新加坡拥有完全由自己的总理和内阁组成的政府,负责管理除国防和外交关系之外的所有政府事务。
1959年5月30日再次举行选举,这次人民行动党大获全胜。最终,新加坡于1959年6月3日成为英联邦自治国家,李光耀宣誓就任首任总理。时任新加坡总督威廉·阿尔蒙德·科德林顿·古德爵士(Sir William Allmond Codrington Goode)担任第一任国家元首直至1959年12月3日,随后由已故的尤索夫·本·伊萨(Yusof bin Ishak)接任,尤索夫·本·伊萨很快成为新加坡第一任总统。
新加坡于1963年8月单方面宣布脱离英国独立,随后,由于1962年新加坡合并公投,新加坡于9月与马来亚、沙巴和砂拉越一起加入马来西亚联邦。两年后,新加坡被从马来西亚联邦中除名。人民行动党领导的政府与吉隆坡联邦政府之间的意识形态冲突。
√. 独立(自1965年起)
新加坡于1965年8月9日正式获得主权。尤索夫·本·伊萨宣誓就任总统,李光耀成为新加坡共和国首任总理。1990年,吴作栋接替李光耀出任总理。在他的任期内,他的国家面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3年非典疫情以及伊斯兰祈祷团恐怖主义的威胁。2004年,李光耀长子李显龙出任第三任总理。他做出的最大决定之一是计划开设赌场以吸引游客。
经济
新加坡实行相当发达的市场经济,一直以广泛的转口贸易为基础。新加坡与香港、韩国和中国台湾并列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其经济严重依赖出口和精炼进口,特别是制造业,2005年占新加坡GDP的26%,但也不要忘记电子、石油精炼、化学、机械工程和生物工业的巨大贡献。2006年,新加坡生产的晶圆代工产量约占全球的10%。新加坡还拥有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和仅次于伦敦、纽约和东京的世界第四大外汇交易中心。新加坡被世界银行评为全球最佳物流中心。
新加坡被列入世界十大最开放、最具竞争力。和最创新。经济体之列。新加坡被评为世界上最有利于商业的经济体,新加坡欢迎数千名在跨国公司工作的海外侨民,此外还雇用了数千名外籍体力工人。新加坡于1994年4月1日开始征收商品及服务税(GST),初始税率为3%,为政府资金再增加16亿新元(10亿美元),从而稳定了政府的财政。应税商品及服务税税率于2003年提高至4%,2004年提高至5%,2007年7月1日提高至7%。
运输
新加坡是亚洲主要的国际交通枢纽,位于海上和空中贸易路线的十字路口。新加坡港由港口运营商PSA International和裕廊港管理,是2005年世界第二繁忙的港口,货运总重量为11.5亿总吨,集装箱运输量为2320万吨。英尺当量单位(TEU)。此外,新加坡港是全球转运交通最繁忙的港口,也是全球最大的船舶加油中心。
新加坡是东南亚地区的航空枢纽,也是澳大利亚和欧洲之间袋鼠航线的一站。新加坡樟宜机场拥有80个航班系统,将新加坡与68个国家的200个城市连接起来。它被国际旅游杂志评为世界上最好的国际机场之一,其中包括2006年首次被Skytrax评为最佳机场。
目前,该机场拥有三个客运航站楼和一个为虎航和宿务太平洋航空提供服务的廉价客运航站楼。国家航空系统是新加坡航空(SIA)。樟宜机场于2009年私有化,现由樟宜机场集团全资拥有。国内交通基础设施提供了遍布全岛的综合道路系统,包括高速公路网络。公共道路系统由国家公交服务和多家持照出租车运营公司提供便利。
该国的主要公共交通系统,即大众捷运(MRT)系统,自1987年以来一直在运营。轻轨(LRT)系统进一步补充了该捷运系统,以扩大通往住宅区的交通。2001年推出的EZ-Link系统使非接触式智能卡能够作为储值车票在新加坡公共交通系统中使用。
军队
尽管面积不大,新加坡却拥有东南亚最先进的军事力量之一。国防部(MINDEF)负责监督新加坡武装部队,包括新加坡陆军、新加坡共和国海军和新加坡共和国空军,以及一些发挥辅助作用的私人志愿公司。新加坡武装部队在威慑侵略者以及向其他国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加坡还与其他几个国家或地区建立了防务联盟,特别是五国防务协定。新加坡还在美国、澳大利亚、中国台湾、新西兰、法国、泰国、文莱、印度和南非开设了综合培训基地。
自1980年以来,“全面防御”的概念和战略已落实到安全的各个方面,旨在加强新加坡应对各种威胁的能力。新加坡法律要求每位身体健康的新加坡男性公民和永久居民(第二代)在年满18岁或完成学业(以先到者为准)后,因医疗或其他原因可获豁免。服役两年后,每一位男性公民都被认为准备好参战,并被要求履行预备役士兵的职责,直到40岁(现役军官为50岁)。身体健康的公民每年还必须在培训计划中接受个人体能测试(IPPT)。超过350,000名现役士兵被分配到预备役作战部队,另有72,500人组成国家和正规军。
恐怖主义事件和非常战争越来越强调非军事防御方面。新加坡警察部队中的廓尔喀特遣队,也是一支反恐部队。1991年,新加坡航空117号航班劫持事件以新加坡特种作战部队(SOF)的一次突袭而告终,随后四名劫机者全部死亡,没有造成任何乘客或特种作战部队成员受伤。担心国家安全的人包括伊斯兰祈祷团,这是一个伊斯兰激进组织,曾试图袭击澳大利亚高级专员公署,但在2001年被击败。
新加坡的国防资源已用于国际人道主义援助任务,包括联合国在其他11个国家的维和任务。2005年9月,新加坡共和国空军派出三架CH-47支奴干直升机前往路易斯安那州协助卡特里娜飓风救援行动。2004年亚洲海啸发生后,新加坡武装部队派出坦克和直升机帮助受灾国家开展援助行动。
人口宗教
新加坡的外国人口比例位居世界第六。新加坡约42%的人口是外国人,外国人占该国服务业的50%。大多数外国人来自中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北美、中东、欧洲、澳大利亚、孟加拉国和印度。该国也是人口第二稠密的国家,仅次于摩纳哥。根据政府统计,2009年新加坡总人口为499万,其中320万是实际的新加坡公民。新加坡人口以华人为主,占总人口的74.2%,其次是马来人,占13.4%,印度人,占9.2%,塞拉尼人、阿拉伯人和其他人,占3.2%。
佛教在新加坡拥有最多的信徒,在最新的人口普查中,该国人口的42.5%。自称是佛教信徒。在新加坡很容易找到所有三个佛教派别(南传佛教、大乘佛教和金刚乘佛教)的寺院和佛法中心。新加坡大多数佛教徒都是华裔,信奉大乘佛教。
语言
新加坡政府承认四种官方语言,即英语、马来语、汉语(普通话)和泰米尔语。英语是新加坡最主要的语言,不像其邻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以马来语为主。新加坡的英语有很多种,既有标准英语,也有以英语为基础的克里奥尔语,称为“Singlish”。在新加坡人中,讲英语的人数最多,其次是华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
公认的拼写和词汇是基于英式英语,但也有细微的差别,例如Pants(来自美国,“长裤”)的使用远远超过了trouser(来自英国)。1965年以后,自从新加坡教育系统将语言作为主要教育媒介以来,英语的使用在新加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学校,孩子们被要求学习英语和其他三种官方语言之一作为母语。
出于历史和象征原因,马来语被定为国语,并成为新加坡马来人社区的主要口语。马来语用于国歌《Majulah Singapura》。、造币和军令中。然而,大约85%的新加坡人不会说马来语。普通话在新加坡的使用也很普遍,这是政府发起的公共运动和支持接受普通话作为其他中国口音的替代品的努力的结果。新加坡印度社区约60%或新加坡人的5%使用泰米尔语。新加坡的少数印度居民也使用其他印度语言,如马拉雅拉姆语、泰卢固语和印地语。
文化
由于其多样化的人口和移民背景,新加坡文化通常被描述为多种文化的混合体,即英国文化、马来文化、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和土生华人文化。外国人占新加坡人口的42%,在影响新加坡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美食
新加坡美食是该国文化多样性和融合的一个例子,受到英国、中国、印度、马来和印度尼西亚的影响。新加坡菜肴通常包括沙爹、椰浆饭、辣椒蟹和海南鸡饭。
- 博茨瓦纳_Botswana[图]
- 葡萄牙_Portugal[图]
- 摩洛哥_Morocco[图]
- 老挝_Laos[图]
- 柬埔寨_Cambodia[图]
- 土耳其_Turkey[图]
- 孟加拉国_Bangladesh[图]
- 新加坡_Singapore[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