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沃市_Davao
达沃市(英文:Davao City,他加禄语:Lungsod ng Dabaw),又译“纳卯”,是菲律宾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也是棉兰老岛的贸易和金融中心。达沃也是菲律宾陆地面积最大的城市,面积超过2444平方公里,该市也是棉兰老岛人口最多的城市中心Kalakhang Dabaw的中心。它是菲律宾自治的城市之一,尽管出于其他统计目的,它与南达沃省归为一类。
达沃市logo
达沃市也是达沃地区(第十一区)的区域中心,2017年菲律宾实行联邦制变革,达沃市仍被指定为南棉兰老岛首府,它是南达沃省最大的城市,但不属于省政府。在政治上,该市还分为3个国会区、11个行政区和182个描笼涯。近50%的土地被森林覆盖;43%用于农业,其中大部分是咖啡、椰子、香蕉和菠萝种植园,这证明农业仍然是该市的主要经济部门。
地名来源
当地历史学家称,“Dabaw”一词来自三组巴戈博当地人的语音混合,指的是今天也称为达沃河的河流。对于奥博当地人来说,流向现在称为Golpong Dabaw的河流被称为“Davoh”,而克拉塔或吉安加当地人则将河流称为“Dahwaw”或“Davau”。塔加巴瓦人称这条河为“达布”;但在河岸地势较高的地区,也称“大布”。如果有人问当地人他们要去哪里,通常的答案是“davoh”,同时指出去城镇的方向。“Dahwaw”一词也指当地人用森林产品换取盐或其他产品的地方。
自然地理
达沃市位于马尼拉东南部,陆地距离约946公里,海上距离约971公里。该市位于棉兰老岛东南部,达沃湾西北岸,与萨马尔岛相对。达沃市土地面积总计约2443平方公里,西部(马里洛格区)为丘陵地带,并向东南海岸倾斜。阿波山是菲律宾的最高峰,位于该市的西南端。阿波山国家公园(这座山及其周边地区)由曼努埃尔·奎松总统(Manuel L. Quezon)揭幕(1936年5月8日第59号公告),旨在保护周围山脉的动植物群。
达沃市在菲律宾的位置
气候
达沃属热带雨林气候,气温季节性变化很小。热带辐合带的气候机制比信风发生的频率更高,并且由于它经历罕见的气旋,因此气候不是纯粹的赤道气候而是亚赤道气候。月平均气温始终高于26°C,月平均降雨量高于77毫米。这使得这座城市属于热带气候,没有真正的旱季;虽然冬季降雨量大,但夏季降雨量最大。
简单历史
现在的达沃市地区曾经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居住着巴戈博斯人。和马蒂格萨鲁格人。等卢玛迪人,以及埃塔人、马京达翁人和陶苏格人等其他民族。1543年,由鲁伊·洛佩兹·德·比利亚洛博斯率领的西班牙探险家在棉兰老岛周围航行时,故意避开了达沃湾(当时称为塔格洛克湾)周围的地区,因为在勘测东南海岸时,在该地区活动的摩洛军舰舰队构成了危险。因此,达沃湾地区在接下来的三个世纪里几乎没有受到欧洲探险家的影响。
尽管西班牙人早在16世纪就开始探索达沃湾地区,但西班牙人在达沃地区的影响力却微乎其微,直到1842年,西班牙菲律宾总督纳西索·克拉维里亚(Narciso Clavería)下令对达沃湾地区进行殖民化,包括现在的达沃市,为西班牙王室管辖。
由于海上贸易蓬勃发展,达沃湾似乎成为驻马尼拉西班牙军界的一个诱人目标。1860年,西班牙政府将新维加拉更名为达沃,因为他们从建国之初就将这个城镇称为达沃。最终于1867年竣工,新维加拉(Nueva Vergara)镇正式更名为现在的达沃(Davao)。1900年,美国人开始管理该镇,经济机会迅速出现,该镇的大片地区(主要是茂密的森林和肥沃的草原)被宣布开放农业投资。结果,外国商人,特别是日本企业家开始定居该地区,对达沃广阔的土地提出了要求,并将其变成了巨大的椰子和香蕉产品种植园。
在短短的时间内,达沃从一个人烟稀少的小镇变成了一个繁华的经济中心,主要服务于达沃湾地区,与当地人一起居住着数以万计的定居者以及来自吕宋岛、米沙鄢群岛和日本的经济移民。所有这些导致达沃港于同年建立并开放,以促进达沃农产品的国际出口。
达沃市的奎松大道
经济
达沃市拥有棉兰老岛最大的经济、最多的人口和最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它也是菲律宾第三大城市,不仅是棉兰老岛,也是菲律宾除马尼拉大都会以外最富有的城市。早在1987年,这座城市就开放了国际贸易;通过关税,许多私人商人进行贸易,并在过去二十年中稳步发展了该市的经济。后来,从80年代的几百万到90年代的数十亿,该市地方政府向该市的商人征收了大量的税收。香蕉、菠萝、芒果、柚子、椰子、木瓜、山竹和鲜花是达沃市在国际市场上通常销售的产品。
同样根据2010年的记录,农业部门约占该市经济的48%,工业部门占16%,商业和服务部门占35%。达沃市还有更多购物中心正在建设中,例如托里尔(Toril)的Gaisano Grand Mall和北达沃SM City购物中心。SM City North Davao的规模与位于马蒂纳Ecoland的两座SM City Davao大小相同。达沃Abreeza Mall于2011年5月12日刚刚开业。
交通运输
达沃市道路良好,汽车、轮船和飞机均可到达。这些是往返城市的巴士:黄色巴士线-桑托斯将军城、科罗纳达尔和塔库隆;Weena Bus-哥打巴托、卡巴坎和基达帕万;Bachelor Express-布端和苏里高、塔古姆、马蒂以及南阿古桑和苏里高的部分城镇;乡村交通-卡加延德奥罗、马来巴莱和巴伦西亚。也有巴士前往圣托马斯(Santo Tomas)、北达沃(Davaodel Norte);新巴丹,孔波斯特拉山谷;迪戈斯(Digos)、班萨兰(Bansalan)和马利塔(Malita)均位于南达沃(Davao del sur);Baganga,位于东达沃;以及南阿古桑省的韦鲁埃拉和特伦托。
达沃市还有前往哥打巴托、Midsayap、Kidapawan、桑托斯将军城、Tacurong、Butuan和Mati的面包车。有飞机飞往马尼拉、宿务、三宝颜、伊洛伊洛和新加坡。前往莎莎的达沃国际机场(Davao International Airport)搭乘飞机,该机场是该国最繁忙的机场之一,其他机场位于马尼拉和宿务。该市的港口也是该国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人口民族
根据2023年人口普查,达沃市总人口约177万人。以达沃为中心的都会区,约有277万居民,是菲律宾人口第三大都市区,也是棉兰老岛人口最多的城市。20世纪该市人口的增长是由于来自美国其他地区的大规模移民潮造成的,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今天。几乎所有当地的达沃人,大多是近几个世纪和几十年来来自米沙鄢群岛的移民定居者的后裔和来自这些群体的混血儿。
现代较新的移民还包括印度尼西亚人、马来西亚人、中国人(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日本人和韩国人,他们最近在达沃市定居并建立了小社区,美国人和欧洲人等非亚洲外国人也有少量居住在这座城市。宿务语是该市及其卫星城市和城镇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而菲律宾语(他加禄语)紧随其后,成为第二大使用的休闲语言。英语是学校的正式教学语言,被居民广泛理解,他们经常在不同的专业领域使用英语。
达沃市的唐人街据说是菲律宾面积最大的唐人街
宗教
达沃市的大多数居民是罗马天主教徒,占人口的77%。第二大宗教信仰是伊斯兰教,占4%。其他基督教团体,如基督教堂、耶稣奇迹十字军、基督五旬节传教会(第四守望者)和耶稣基督王国,占该市宗教背景的百分之十八。基督复临安息日会、菲律宾基督联合教会、菲律宾独立教会和浸信会构成了该市的其他基督教教派。这座城市的其他一些信仰包括锡克教、印度教、佛教、犹太教、万物有灵论和非宗教。
文化
与菲律宾的大多数城市一样,由于西班牙殖民主义,基督教得以广泛传播。基督教教堂和小教堂点缀着城市的景观。城市周围还有少量寺庙、清真寺和其他宗教礼拜场所。西班牙人带来的一个著名传统至今仍在达沃市庆祝,那就是用节日(fiesta)来庆祝每个巴里奥斯(村庄)守护神的节日。这些都是通过歌曲和舞蹈来庆祝的。
这座城市最大的庆祝活动是八月初至中旬的卡达亚万节(Kadayawan Festival),在前殖民时代,这是庆祝丰收的节日。如今,它是为了纪念居住在达沃市周边地区的土著部落的文化。许多部落的人在这段时间访问这座城市。庆祝活动包括棉兰老岛本土街舞、以城市内各种俱乐部和社会意识团体为特色的车队,以及在各地举办以当地艺术家和工匠为特色的艺术展览。
达沃唐人街是该市华人社区的主要居住地。它有自己的海港圣安娜码头,也是达沃国际港的一部分。与中国文化一样,日本文化的影响在这座城市也很突出,日本人社区集中在达沃市图博克区的Barangay Mintal,事实上,那里有日本墓地和日本神社。在明塔尔,日本影响的证据仍然清晰可见,该市还有各种日本企业,达沃市也是日本管理的教育机构菲律宾日经金凯国际学校的所在地。
该市居住着多个外国社区,包括印度尼西亚人、马来西亚人、韩国人和印度人。这里有针对外国人的ESL学校,以及吸引日本和(韩国)韩国公司在该市设立工厂的出口导向型工业园区。然而,韩国人融入这座城市存在一些文化冲突,时任市长罗德里戈·杜特尔特抱怨他们在公共场所吸烟的习惯。
美食
达沃市的美食以串烧和烤肉菜肴为特色,但该市最常见的菜肴是kinilaw,由金枪鱼、鲭鱼或箭鱼搭配黄瓜(有时还有萝卜)和醋腌辣椒制成。Sinuglaw是宿雾语中sinugba(烤)和kinilaw的合成词,也是一种将切块的烤五花肉与kinilaw混合的菜肴的术语。水果菜肴、小吃和甜点也很受欢迎,大部分由榴莲和香蕉制成。榴莲也出现在达沃的烹饪界。
- 卢塞纳市_Lucena City[图]
- 三宝颜_Zamboanga[图]
- 桑托斯将军城_General Santos[图]
- 伊洛伊洛市_Iloilo[图]
- 达沃市_Davao[图]
- 卡加延-德奥罗_Cagayan de Oro[图]
- 八打雁市_Lungsod ng Batangas[图]
- 宿务市_Cebu[图]
- 马尼拉市_Manila[图]
- 菲律宾_Philippines[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