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_Cambodia
柬埔寨王国(英语:Kingdom of Cambodia),是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南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是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货币为瑞尔(符号为:KHR),人口约1671万,首都是金边。柬埔寨南临泰国湾,西与泰国接壤,北与老挝接壤,东与越南接壤,人口90%以上为高棉族,讲高棉语(柬埔寨语),信奉佛教(上座部佛教),国歌是《王国》。
国名来源
柬埔寨的正式全称为“柬埔寨王国”(高棉语:ព្រះរាជាណាចក្រកម្ពុជា,发音:Preăh Réachéanachâkr Kâmpŭchea)。Praia是国王的称号,Liachia的意思是“国王”,Narchak的意思是“国家”,两者的组合意味着“王国”,它与邻国泰国的官方名称非常相似。在柬埔寨,自吴哥王朝(802年-1431年)起,国名就称为Cambuja。
Baksey Chamkrong铭文于948年用占婆语书写,讲述了圣人Kambu Svayanbhuva与天女Mela联姻建立国家的故事,并解释说Kambuja的意思是Kambu的后裔。在高棉语中,它的发音类似于“kampuchea”。柬埔寨的官方英文名称为“Kingdom of Cambridge”,缩写为“Cambodia”,中文偶尔也使用“高棉”一词。本来,“柬埔寨”主要指的是民族,而“高棉”主要指的是语言,但在现代,这种区别已经变得模糊。
柬埔寨早在东汉时期就见于中文史料的记载。《后汉书》称为究不事,《隋书》称为真腊,《唐书》称为吉蔑、阁蔑(均Khmer对音),元朝称为甘勃智,《明史》称甘武者,明朝万历后,音译柬埔寨。“究不事”、“甘勃智”、“甘武者”、“柬埔寨”皆为Kambuja对音。而在西方史料中,柬埔寨之名于1524年最早出现于意大利探险家安东尼奥·皮加费塔的著作中,他以“Camogia”之名称呼这个国家。
地理
柬埔寨全国总面积18万平方公里,全国划分为24个行政省和一个王国首都,北邻泰国、老挝,南与越南接壤,西南滨临暹罗湾,海岸线长443公里,洞里萨湖位于柬埔寨中部,是是全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湖中富饶的水产,更是柬国人民饮食的重要来源,其余境内有丰富的水资源,沼泽多处可见。
柬埔寨地形图
柬埔寨最长的湄公河,为国家带来丰沛用水,支持水运、渔业和农业。湄公河发源自中国,流经缅甸、寮国、泰国后,才进入柬国。在金边,南方Bassak河,以及西北方联结洞里萨湖的洞里萨河,继续往东南方,从越南进入南中国海。该国大部分地区海拔不足100米,但东北部是蒙多基里高原(蒙多基里省),与安南山脉(老挝和越南边境)相连。北面是陡峭的丹勒克山脉(靠近泰国东北部边境),金边西面是小豆蔻山脉(克罗瓦涅山脉),包括最高峰奥拉山(海拔1813米)。
气候
柬埔寨地处北纬11度至15度之间,属热带季风气候区,5月至10月为雨季(温暖湿润的西南季风),11月至4月为旱季(吹干燥的浦东风)。降雨量在九月达到高峰(沿海地区为八月),雨季,来自泰国湾的风使气温降至22度,旱季,东北风使气温高达40度。金边年平均气温27度,最高气温在4月(35-25度),是旱季和雨季的分界线,最低气温在11月(30-23度),旱季。雨季期间,湄公河水位上涨,流回洞里萨湖,使湖泊面积扩大近10倍。
降雨量因地区而异。分为四个区域:中南部地区的平原地区、洞里萨湖地区、西南地区的沿海地区、东北地区的高原山地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是沿海地区,其次是高原地区。降雨量是影响农业生产的最大因素。然而,每年的降雨量都有所不同。雨季开始后的7月至8月,连续1至2周不下雨的时期称为短旱季,如果在该水稻种植季节持续短旱季,将对水稻生产产生重大影响。种植和生长。
因过度的开发与砍植,柬埔寨目前森林的覆盖率已经从战前的71%降至46%;气候为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6-11月为雨季,平均气温在摄氏28度。柬埔寨三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这片平原地区。洞里萨湖北侧有举世闻名的高棉王朝吴哥遗址,如吴哥窟、吴哥城(1992年被列为世界遗产)。
经济
柬埔寨目前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该国经济的四大支柱为旅游业、加工业(制衣业)、建筑业和农业。作为一个新兴发展国家,由于多年来受到战争等因素影响,柬埔寨的经济发展相对比较缓慢,每年经济增长约达7%。近年来,随着柬埔寨大力推动旅游业,已取得有效的成绩,并随着政局稳定,成功吸引中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前往投资进驻,成为东南亚的新兴投资点之一。柬埔寨国内的贫富悬殊问题、基础设施不足、健康卫生问题和人民缺乏知识水平等社会问题十分严重,是为柬国发展经济的同时,所遇到的严峻考验。
柬埔寨主要产业为农业、渔业、林业等第一产业,近年来,旅游业和服装业不断发展,尽管该国是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但外国投资也大幅增加。该国主要矿产资源有磷(未开发)、锰(未开发)、宝石等。近年来首都金边经历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发展,截至2020年,城市中行驶的豪华汽车数量与发达国家一样多。
农业
柬埔寨大约30%的土地被用作农业用地,其中80-90%是稻田。下一个最常见的农田类型称为“chamkar”(田地),据认为约占农田的10-15%。此外,还有一块名为“ChamkarLu”(上田)的田地,估计占农田面积的10-15%左右。除了这三类农业用地外,还有刀耕火种种植园和橡胶树种植园。从粮食作物和主要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来看,水稻是迄今为止最大的。
玉米、木薯、红薯、蔬菜、绿豆等粮食作物和花生、大豆、芝麻、甘蔗、烟草、黄麻等工艺作物种植面积很小。柬埔寨农业用地面积占21.6%,34%的人口从事农业。考虑到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55.8%,柬埔寨的主要产业是农业(截至2002年)。但由于劳动生产率低,农产品只能满足国内需求。主要粮食产稻米(417万吨)。在经济作物产量方面,烟叶和天然橡胶(4.6万吨)表现突出。
柬埔寨行政区划
对外贸易
主要进口商品是石油产品(8.2%)、烟草和摩托车。主要出口项目是服装(77.8%)、天然橡胶和木材。主要出口目的地是美国(36.8%)、新加坡和泰王国。主要进口目的地是泰国(15.6%)、香港和新加坡。自2000年代以来,柬埔寨制造的服装开始大量出口到日本。
例如,经营优衣库的迅销集团子公司GU以每条990日元的低价出售的牛仔裤是柬埔寨制造的。该国正处于经济增长的风口浪尖,充分利用了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近年来,中国在经济上不断进取,为柬埔寨首相府建设和南部西哈努克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大量资金援助。
货币
柬埔寨的货币称为瑞尔,但同时流通美元,许多商店均以美金计价。在一般买卖,美金与瑞尔可同时使用,大致为1美元=4000至4200瑞尔。因为瑞尔的汇率与柬埔寨经济的实际情况相比偏高,由于对出口特别不利,因此通常使用美元,但也有一些例外。柬埔寨于1978年在波尔布特政权统治下废除了所有货币,1980年瑞尔政权垮台后又复活了。在农村地区、暹粒西部的Khrarang以西和以北的地区,以及安龙奔、柏威海等靠近泰国边境的地区,可以使用泰铢而不是瑞尔。
柬埔寨的民族分布
人口民族
截止2024年,柬埔寨总人口约1671万,该国86%是高棉人,5%是越南人,5%是华人,4%是占族等其他少数民族,还有少数日裔柬埔寨人。当中有一小部分属于深居山地的原住民部落,柬埔寨的人均寿命目前是71.41岁。柬埔寨大约使用20种语言,最常用的是高棉语(柬埔寨语)。尽管法语在老年人和特殊职业人士(如医生)中较为常见,但英语仍然是年轻人中最流行的外语。
柬埔寨将佛教定为国教,目前有超过95%的人信仰,当中以高棉族人为最多,而他们当中大多信奉上座部佛教,与邻国泰国相同,约4%信奉穆斯林(柬埔寨穆斯林),主要是占族。高棉政权期间,宗教活动被禁止,许多佛教寺庙、清真寺和其他宗教设施被毁坏,许多僧人被驱逐或屠杀。
- 博茨瓦纳_Botswana[图]
- 葡萄牙_Portugal[图]
- 摩洛哥_Morocco[图]
- 老挝_Laos[图]
- 柬埔寨_Cambodia[图]
- 土耳其_Turkey[图]
- 孟加拉国_Bangladesh[图]
- 新加坡_Singapore[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