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香深港
香深港(かふかこう),位于北海道礼文郡礼文町,管理者是礼文町。根据日本《港口法》,它被指定为“本地港口”。有一个船舶港口(Funatomaribkou)。是礼文岛的生活、工业、旅游基地。香深港曾经有一个名为“Ponmosiri”的礁石。然而,由于在建造过程中被毁,它已不复存在。除轮渡码头外,港绿洲礼文岛温泉)、礼文町市民活动中心(Pisca 21)、礼文町当地博物馆,还有香深水产社。还有合作社等。
游轮港口:
当渡轮抵达香深港时,港口里挤满了从酒店接渡轮和观光公交的人们。到达时,即使是第一次来的游客也会受到“欢迎回家”的问候。礼文岛旅馆和民宿协会表示,“礼文岛就像家一样。它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有一家偏远岛屿的繁荣。这就是为什么港口用大写字母写着“欢迎回家”。
每年6月至9月的旅游旺季,岛上住宿设施的工作人员和客人都会以歌舞、抛带等方式隆重送别旅客。当他离开时,他说:“继续吧”。此外,礼文镇当地的吉祥物“厚门”有时也会来迎接或送行。
港口历史:
在礼文,明治初期通过弁财船进行贸易,1885年(明治18年),共同运输公司将小樽~益毛航线延伸至宗谷、利尻、礼文等地,数量因此而增加。1892年(明治25年),天盐北见赛艇公司开始允许增毛-网走航线在冬季停靠大庭、鸳泊和香深。
1900年,日本邮船将小樽-稚内航线确立为全年定期航线,往返均停靠增毛、矢尻、手利、大庭、押泊、香深。此外,到了1915年,玖方、千星、船泊都成为停靠港,当时该船曾停靠过利尻礼文的所有市町村。昭和时代,稚内随着铁路的修建而成为交通枢纽,并于1936年开通了连接稚内和利尻礼文的路线(稚内利尻路线)。
1945年开始与利尻岛、礼文岛各市町村进行联络。结果,稚内航线被从小樽出发的航线中删除,航线成为小樽里来航线,途经大庭木、千星、久形、鳅泊、香深、船成,由富士山海运(后由北海商船公司继承)运营。
大事件:
1928年(昭和):根据“第二次拓殖计划”,作为修复船入的补贴项目,船泊港开始建设。
1932年(昭和):根据“第二次远征计划”,作为修船补助项目,开始兴建香深港。
1935年(昭和10年):稚内、利尻(鸳泊)、礼文(香深)之间的三角路线(稚内利尻路线)开通。
1949年(昭和24年):香深港被指定为“地方港口”。
1950年(昭和25年):船泊港被指定为“地方港”。
1956年(昭和31年):香深村和船泊村合并为礼文村,并成为两港的港口管理者(1959年实行町制,改为礼文町)。
1970年(昭和45年):稚内、鸳泊和船泊之间开始渡轮服务。
1975年(昭和50年):香深港千吨级渡轮码头投入服务。
1981年(昭和56年):小樽 Rire 航线开始提供渡轮服务(于1993年停止)。
1989年(平成1年):香深港渡轮码头竣工,3000吨级渡轮投入运营。
1992年(平成):船泊港的渡轮航线暂停。
1996年(平成):香深港滚装船航线开通(2007年暂停)。
2005年(平成17年):与船泊港合并。
2011年(平成23年):香深港及其周边地区被注册为港绿洲“Minato Oasis Lebun” 。
2015年(平成27年):轮渡码头实现无障碍化,登机桥开始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