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友连木材网】!
loading
立即发布信息
    【友连木材网】 > 热点资讯 > 港口百科 > 日本港口 >  苫小牧港_Port of Tomakomai

    苫小牧港_Port of Tomakomai

    时间:2024-02-17 06:04:41  编辑:isky  来源:【友连跨境】  浏览:216次   【】【】【网站投稿

    苫小牧港(Port of Tomakomai,日语:とまこまいこう),位于北海道苫小牧市和由布郡厚真町之间,它被日本《港湾法》指定为“国际枢纽港”,根据《港口条例法》被指定为“特定港口”,并且是日本八个“核心国际港口”之一。港口当局是苫小牧港管理协会,这是由北海道和苫小牧市设立的特殊地方政府(部分是行政协会)。


    /attachment/editor/20240126/1706283372uenyp.jpg

    苫小牧东部开发区


    港口概况:


    苫小牧港是由1963年开设的世界上最早的内河隧道式港口西港区和根据,计划开发东部苫小牧酒店约30分钟车程从新千岁机场出发,乘坐卡车或火车不到一小时即可到达札幌市。,并通过高速公路和其他交通网络覆盖整个北海道。约占北海道港口货物吞吐量的50%(2013年),港口货物吞吐量排名全国第四(2015年)。它也是日本北部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国内货物吞吐量位居日本第一。作为“苫小牧港的大型挖掘港口设施”,被选为“日本土木学会推荐的土木工程遗产”。


    港口开放的背景


    苫小牧市周边的渔业被称为“垂目滨”,从江户末期到明治初期,以围网捕沙丁鱼和使用金平制作鱼饼而繁荣,但到了明治时期渔业就衰落了。明治末期,因此,1918年(大正7年),拥有捕鱼权的今井虎之助试图利用自己的个人财产在由布川河口建造渔港。这是苫小牧港建设的前身。此后,苫小牧町的渔家永井雄三郎尝试修建渔港,但两次都因海浪和水流而将水道掩埋在沙子中。


    /attachment/editor/20240126/1706283491cvnqw.jpg


    1923年(大正12年),苫小牧町首次向政府和国会请愿开发由布平原和苫小牧港。1924年(大正13年),时任留萌港建设事务所长的林千秋在北海道厅出版的《港湾地论》中公布了“由布港建设论”。1935年(昭和10年)修建试验码头,1939年(昭和14年)北海道政府开始全面调查,港口建设运动取得进展。


    战后,1949年当选众议院议员的筱田博作在国会呼吁开发由布平原,建设工业港口。在岩仓牧继的支持下,1935年开始施工后仍被海浪冲刷的测试码头根据《港口调查条例》被认定为“港口”。1950年(昭和25年),进行了修建防波堤的试行工作,1954年的国家政府预算最终纳入了苫小牧港的建设预算。最初,它被开发为将石狩煤田开采的煤炭运输到本州的基地港。这是因为煤田到大海的距离较短,货运成本比室兰港低。


    苫小牧港的历史:


    1931年(昭和):“苫小牧渔港快速建设联盟”成立。

    1935年(昭和10年):苫小牧渔港试建开始。

    1949年(昭和24年):根据统计法成为“指定研究港” 。

    1951年(昭和26年):苫小牧港奠基仪式。

    1953年(昭和28年):苫小牧市成为港口管理者。

    1954年(昭和29年):开始使用同位素注入进行冲积砂追踪试验。

    1960年(昭和35年):开始内陆挖掘。

    1963年(昭和38年):根据港湾法被指定为“重要港口” 。第一艘船进港。

    1965年(昭和40年):苫小牧灯塔竣工。第一艘船驶入煤炭运输码头。“苫小牧港管理协会”成立,成为港口管理者。开通定期货运航线。

    1966年(昭和41年):根据海关法指定为“开放港口” ,部分渔港区开始运营(1968年全面开放)。


    /attachment/editor/20240126/1706283527pzwoa.jpg


    1967年(昭和42年):根据植物保护法被指定为“指定木材进口港” 。石油配送基地投入运营。根据检疫法指定为“检疫港” 。

    1968年(昭和43年):苫小牧港开发株式会社线开通(1998年运营结束,2001年废止)。

    1969年(昭和44年):第一艘国内集装箱船进港。

    1970年(昭和45年):根据植物保护法被指定为“粮食指定进口港”。

    1972年(昭和47年):汽车渡轮投入服务(太平洋航线)。被植物保护法指定为“木材进口指定口岸” 。

    1973年(昭和48年):根据检疫法被指定为“无线电检疫港” 。

    1974年(昭和49年):第一艘国际集装箱船进港。

    1975年(昭和50年):厚真水产协同组合(现牧川水产协同组合厚真支部)同意开始建设苫小牧东港。苫小牧港的货物吞吐量首次跃居北海道第一。

    1976年(昭和50年):东港区动工。

    1977年(昭和52年):开始修建东港区防波堤。

    1978年(昭和53年):与新西兰纳皮尔港签署“姐妹港”伙伴关系,为纸浆运输商开辟定期航线。

    1979年(昭和54年):苫小牧港年贸易额首次跃居北海道第一。

    1980年(昭和55年):第一艘船进入东港区。

    1981年(昭和56年):根据港湾法被指定为“特别重要港口” 。

    1985年(昭和60年):与秦皇岛港(中国)缔结“友好港口” 。

    1988年(昭和63年):开通东南亚定期集装箱航线。开辟北美集装箱定期航线. 。

    1989年(平成1年):第10000艘外贸船进港。

    1991年(平成):开通至韩国的定期集装箱航线。札幌入国管理局千岁苫小牧办事处开业。函馆检疫所苫小牧分所变更为小樽检疫所苫小牧分所(现小樽检疫所苫小牧分所)。

    1992年(平成):被指定为“检疫物品(骨粉等)进口指定口岸”。

    1995年(平成):指定为“检疫物品(动物等)指定进口口岸” 。农林水产省动物检疫所北海道分所胆振分所开设(位于厚真町)。被指定为“外国食品进口口岸(美国)”。

    1996年(平成):开通至中国的定期集装箱航线。

    1997年(平成):入船国际集装箱码头开始运营。

    1999年(平成11年):汽车渡轮投入服务(日本海航线,东港区)。第2万艘外贸船进港。被指定为“外国食品进口口岸(大麦)”。

    2002年(平成14年):由布码头开始运营. 。与室兰港一起被指定为“综合性静脉物流枢纽港”(回收港)。开通中韩定期集装箱航线。

    2003年(平成15年):十胜冲地震后,出光兴产北海道炼油厂的重油罐发生火灾。两天后,一个石脑油罐发生火灾,并持续燃烧了44小时。这是日本首次发生全面的坦克火灾。开通韩国至泰国定期集装箱航线。货物吞吐量突破亿吨。

    2005年(平成17年):东港区中央码头多功能国际码头开始运营。指定为“检疫货物(肉类)指定进口口岸”。

    2008年(平成20年):第3万艘外贸船进港。国际集装箱码头迁至东港区。

    2011年(平成23年):根据港湾法被指定为“国际枢纽港” 。“开发码头渡轮码头”、“北埠头绿地”(Kirakira公园)和“渔港区”地区已被注册为“港区绿洲” 。

    2012年(平成24年):苫小牧港第一个抗震码头(东港中央码头)开始运营。货物装卸从国际集装箱码头开始,有两个连续泊位和三台龙门起重机。

    2013年(平成25年):开港50周年。

    2017年(平成29年):与石狩湾新港一起被指定为“农水产品出口基地港” 。

    2018年(平成30):因北海道胆振东部地震发生液化,国际集装箱码头暂时无法装卸货物,但地震发生五天后恢复临时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