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鹿岛港_Kashima Port_JPKAG
鹿岛港(Port of Kashima,日语:かしまこう),是横跨茨城县鹿岛市和神栖市的面向太平洋的港口。港口管理机构为茨城县。根据日本港口法被指定为重要港口,并根据港口管理法被指定为指定港口。
港口概况:
鹿岛港是毗邻鹿岛临海工业区的工业港口,进出口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原材料和产品。鹿岛港是在鹿岛海和北浦之间的沙丘上开凿而成的一个破洞港口。挖成Y形,码头有-10m和-7.5m。除了拥有八个泊位的南公共码头外,北公共码头也在开发中。
伸入鹿岛海的南防波堤全长3,940m(规划总长4,800m),中央防波堤全长675m(规划总长900m),两者之间的外港段防波堤深22至24m。从这里开始,宽600m、深13-19m、长2.7km的中央航道向内陆延伸,并进一步分成Y形,形成宽300m、长3.6km的南航道,南航道宽300m,长2.5公里,北航道已开挖,码头总长达17公里,为日本第一。
你可以在鹿岛港渔园出海钓鱼,游览船“尤里卡”在周末和节假日运行。另外,港公园内有一座瞭望塔,位于Y字形左右两侧的位置,从上面可以将港口内部尽收眼底。如上所述,鹿岛港与苫小牧港、富山新港、田子浦港一起,作为堀式港口之一而广为人知。
特别说明
鹿岛港南防波堤(俗称南防波堤)延伸至港口南部,全长4公里,作为“钓鱼的秘密地点”而广受欢迎。然而,钓鱼者被大浪卷走并落入水中,到2022年已导致72名钓鱼者死亡。尽管该区域被上锁的铁丝网大门封闭,但一些钓鱼者多次试图通过携带梯子、使用攀爬工具或破坏铁丝网来侵入。为此,大门逐年加固,现在的大门高3米。2012年,鹿岛警察局因违反轻罪法逮捕了十几人。
港口历史:
鹿岛港于1960年(昭和35年)设立,计划于1963年(昭和38年)在距东京80公里的鹿岛海岸南部建立以挖港为中心的鹿岛临海工业区,它被指定为重要港口并开始建设。鹿岛港是由原交通部兴建的,是在沙滩上建造大型港口的开创性工程。世界领先的Y型独木舟港口是在沙滩上建造的,在沙滩上建造时产生的土和沙子挖掘工作被拆除。
1965年(昭和40年),中央水道的挖掘工作开始。中央水道是在江户末期至明治初期修建的堀割川周围内陆开挖的,土沙埋在南防波堤南侧的南浜海滩地区,鹿岛港北侧的北浜地区,或在上池。然而,由于中央水道的挖掘,县道波崎鹿岛线的滨道路被封闭、切断,导致当时的交通受到严重干扰。1966年,连接堀込港南岸(深柴滨)和北岸(生切滨)的县营免费渡轮“深须丸”投入运营,第二年,“2号生须丸”开始运营。投入运营,运营21,506次,直至1969年废止,在鹿岛港发展时期作为运输工具发挥了重要作用。
1969年(昭和44年)鹿岛港举行开港典礼,三笠亲王夫妇、首相佐藤荣作出席,次年1970年(昭和45年)5万吨级油轮“大荣丸”号开港第一次到达港口。此后,重点发展港口设施,随之开始钢铁和石化相关产品的处理。东关东高速公路潮来IC于1987年开通。目前,鹿岛港堀江航道周边正在形成一批钢铁、石化、饲料工业园区。
港口码头:
●. 北公共码头
位于北部航道尽头的茨城县管理的公共码头设施(委托鹿岛码头株式会社)。系泊设施从C码头至E码头有3个-10m码头(延伸170m),可停泊万吨级船舶。作为货物装卸设施,E码头设有9.3公顷的货物装卸区,并安装一台龙门起重机(货物装卸能力30.5吨)。储存设施将附有一个露天储存区(11公顷),用于货物装卸。
●. 南公众码头
位于南部航道尽头的茨城县管理的公共码头设施(委托鹿岛码头株式会社)。系泊设施共有8个:A/B码头(长183.2mx2)和G/H码头(长185mx2)-10m码头4个,-7.5m码头4个(长130mx4)。一个泊位,可停泊最大22,000吨的船只。货物装卸设施方面,G码头设有5个货物装卸区(总面积约60公顷),配备一台伸缩式起重机式卸船机(货物装卸能力400t/h)和一台移动式履带式起重机。它有一个露天储存区(10公顷)作为货物装卸的储存设施,并毗邻港口道路。
●. 深芝公共码头
茨城县管理的公共码头设施。拥有深草码头(-5.5m,长300m),可停泊3艘至3万吨的船舶,并拥有货物装卸区(0.6ha)。
●. 外港公共码头
茨城县管理的公共码头设施。拥有A码头(-13m,长280m),可停泊一艘3万吨以下的船舶,并设有货物装卸区(4.5ha)。
●. 氨码头
由于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的影响,通往阿蒙尼亚码头的楼梯倒塌,阿蒙尼亚码头的码头大部分沉入海中。地震灾后恢复工作取得进展,氨码头于2013年恢复正常。